•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朱興婷、肖文:十九大報告對臺工作精神乃民心所向

2017-11-17 08: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九大

  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台灣網 于斯文 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過去五年對臺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十八大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研判,深化認知、凝聚共識,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有效推動了兩岸間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了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妥善應對臺灣島內的局勢變化,有力維護了臺海和平穩定,促進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韆鞦。

  不可否認,當前臺灣島內局勢波雲詭譎、風雲變幻導致兩岸關係撲朔迷離,影響著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進程。尤其是臺灣島內政黨更替,民進黨全面執政,蔡英文拒不明確承認“九二共識”,“臺獨”勢力逐步倡狂,已經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和隱憂。隨著島內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臺獨”勢力出現了新變種,並呈現出新態勢。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從戰略全局高度就對臺工作做出新的部署,高屋建瓴、全面系統、博大精深,意味著大陸對臺政策成熟穩健,面對各種不穩定因素具備“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自信,充分體現出中央對臺工作的繼承性、創新性和前瞻性。

  十九大報告首次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提升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全新高度,這凸顯了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解決臺灣問題上,中央也表現出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強烈的決心與信心。

  充分明確“九二共識”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核心關鍵。“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是兩岸關係之錨。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最大壁壘,明確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只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堅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一個中國原則,是大陸一以貫之的對臺戰略思想和大政方針,這充分體現出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政治定力和延續性。

  充分明確“擴大開放”是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舉措。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以及“兩岸同胞同等待遇”等關係到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的政策。反映了大陸願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的真誠善意,充分表達了對臺灣同胞的切實關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理念,將大陸一直倡導的“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落到實處。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臺灣地區應當把握好契機,加強與大陸地區的互聯互通,實現兩岸的共同富裕。

  與此同時,十九大報告在表達對臺政策善意的過程中,也畫定了不可觸碰的紅線。“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會場連續爆發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充分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對於早日解決臺灣問題的渴望。六個“任何”措辭強烈有力,明確表達了大陸反對“臺獨”分裂圖謀的鮮明立場和面對“臺獨”零容忍的嚴正態度,充分顯示中央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為新時期對臺工作的開展指明瞭目標和方向,明確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原則立場,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共同心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實乃民心所向、勝之所往。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報告精神,深入貫徹落黨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為推動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紮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銳意進取,力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朱興婷係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商學院講師、博士;肖文係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