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陸學者:未來兩岸形勢嚴峻複雜 應繼續開展民間交流

2017-01-16 13: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關係——2016觀察2017走向”學術研討會

  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與京臺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辦的“兩岸關係——2016觀察2017走向”學術研討會14日在北京舉行。(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1月16日北京訊 (記者 張潔)“兩岸關係——2016觀察2017走向”學術研討會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專家認為,“臺獨”是現實威脅,兩岸同胞必須高度警惕。2017年兩岸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大陸方面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耐心,堅持既定原則,發出清晰信號,要堅持兩岸和平發展,堅持兩岸持續擴大民間交流,更要融合發展,讓臺灣同胞能夠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

  未來兩岸抗風險升高 形勢更趨複雜嚴峻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認為,從發展態勢看,2017年兩岸關係不會平靜,各種挑戰與變數疊加共振,使對抗風險升高,形勢更趨複雜嚴峻。今年兩岸關係是緩和還是繼續“冷對抗”,抑或是對抗升級,關鍵看民進黨當局是與大陸相向而行,還是繼續“聯美日抗大陸”。他指出,要防範、遏阻兩岸關係出現一些“黑天鵝事件”。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則表示,520以來,兩岸關係進入新局面,但總體上還保持穩定,大格局沒有改變,大陸方面仍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2017年,兩岸關係冷對抗的局面不會改變,但並不排除出現重大衝突的可能。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謝鬱指出,民進黨當局若繼續推進錯誤的兩岸政策,我行我素地走向“臺獨”,必將加劇兩岸關係風險。2016年的臺海關鍵詞可以歸納為“冷和”與“博弈”,兩岸圍繞“九二共識”展開博弈。2017年的關鍵詞則是“對抗”和“風險”。她認為,臺當局不會放棄“法理臺獨”的圖謀,並可能會有實質性的“修憲”動作。

  建立合作雙贏中美關係 鞏固“一個中國”政治基礎

  與會學者還針對中國大陸、美國、臺灣三方關係展開討論,學者普遍認為,未來三方關係挑戰與變化並存,兩岸關係也面臨新的政策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外交室主任袁徵認為,未來只要中美關係保持相對平穩,美國對臺政策總體方向不會因為特朗普上臺而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中美兩國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不會發生大的逆轉,中美會在戰略博弈和互動中相互塑造對方的行為。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胡淩煒則以長時段理論從深層結構上觀察臺灣問題涉及的內外因素變化。他認為,未來要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需要從臺灣問題涉及的島內政治結構著手,尋求中國大陸與臺灣本土社會的有效聯結,以此重新建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社會基礎。同時,從亞太地區戰略格局的結構著手,尋求中美共同的戰略利益,建立合作雙贏的中美關係,鞏固“一個中國政策”的政治基礎,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創造積極正面的外部環境。

  保持戰略定力 持續兩岸民間交流

  面對未來兩岸複雜形勢,與會學者紛紛表示,大陸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耐心,堅持既定原則。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謝鬱表示,大陸方面將堅守“底線原則”,對於“九二共識”的底線、核心利益的底線,不會有半點妥協和讓步,同時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引領兩岸關係的能力。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指出,對“臺獨”的鬥爭要堅決,同時也要堅持兩岸和平發展,更要融合發展,讓臺灣同胞能夠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爭取臺灣民心,要讓臺灣老百姓知道,我們反對的只是“臺獨”,不是打壓臺灣民眾。

  京臺經濟貿易研究所講師陳險峰指出,2016年的兩岸民間交流情況顯示,儘管兩岸官方交流持續冷凍,但兩岸民間交流的熱潮仍難阻擋。可預計新的一年,民間交流仍將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仍將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砝碼。

  全國臺灣研究會學術部主任嚴峻也認為,今後各階層、各領域將更深入、更全面地開展兩岸各種民間交流。他指出,要特別把兩岸青年交流工作做深做實,不能浮于表面。要真正觸動臺灣青年人,還必須與他們對政治、社會制度的深層次問題進行剖析與研討,使他們了解除兩岸制度之所以不同以及之所以有必要不同的原因。

  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與京臺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辦的“兩岸關係——2016觀察2017走向”學術研討會14日在北京舉行。40余位研究兩岸問題的專家學者參與研討會,觀察回顧2016年兩岸關係形勢,展望2017年兩岸關係走向。(完)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