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嚴安林:藍營縣市長尋求兩岸交流新形態值得肯定

2016-09-20 13: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本月18日,臺灣8位縣市長參訪團訪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8日表示,大陸方面將採取八方面措施推動與臺灣8縣市交流。華廣網今日刊載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的文章指出,民進黨“臺獨”意識形態讓兩岸交流出現困難,更讓臺灣經濟社會面臨發展障礙,藍營縣市長的做法符合臺灣民眾的主流追求,民進黨能否從藍營縣市長的作為中得到啟示,是其未來執政能否順暢的根本。

  全文內容如下:

  自5月20日民進黨上臺以來,兩岸關係面臨諸多的挑戰與困難。癥結當然在民進黨迄今不認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從而使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態勢受到阻礙,也讓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較大的困難。令人欣慰的是,近期臺灣八個國民黨籍與無黨籍執政的地方縣市,基於為地方經濟與社會謀求發展契機的考慮,登陸尋求兩岸地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途徑,並在與國臺辦協商後收穫八方面措施。這樣的做法及交流新形態值得高度肯定。

  一、民進黨“臺獨”意識形態讓兩岸交流出現困難,更讓臺灣經濟社會面臨發展障礙

  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的8年中,由於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取得了以往幾十年都沒有過的快速發展,“三通”的實現、兩岸交流交往的全面展開,讓臺灣經濟與社會也由此獲取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與源泉,臺灣各階層民眾都由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獲得了直接與間接的好處,獲得了兩岸和平穩定的紅利。但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再度上臺,特別是民進黨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認同“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發展面臨困難與波折,也讓臺灣一些與大陸有直接或間接密切關係的領域深受其害,如旅遊市場,甚至洗衣行業等。這其中對臺灣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將在日後進一步顯現出來。

  問題的癥結當然是民進黨的“臺獨”意識形態,當然在於民進黨沒有能力與意願處理好兩岸關係,也在於民進黨執政的傲慢。蔡英文與民進黨上臺後這100多天的所作所為,特別是在兩岸關係上,已經背離了臺灣社會的基本民意;民進黨已經由蔡英文口中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發展到“傲慢、傲慢、還傲慢”。面對民眾上街遊行要求改善兩岸關係的呼聲,民進黨當局的基本立場是“他走他的,我做我的”,甚至在民眾遊行的口號聲中,民進黨的權貴們依然享用大餐、品嘗好酒。這是臺灣社會對民進黨的不滿意度開始超過滿意度的核心原因,同時也是社會民眾和媒體對民進黨上臺後兩岸形勢與前景普遍憂慮的原因所在。

  二、藍營縣市長的做法符合臺灣民眾的主流追求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係到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層面,關係到臺灣2300萬民眾的切身利益,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符合兩岸民眾特別是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要發展”、“要和平”是臺灣絕大多數民眾的追求。因此,在民進黨當局因為不認同“九二共識”而無法正常推動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情況下,藍營8位縣市長登陸,尋求通過“地方對地方”的交流新形態,來為兩岸關係發展探索新的出路,無疑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作為。這不僅可能為兩岸關係尋找出新的通路與新的交流形態,而且可以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尋找出新的發展動力,特別是為臺灣民眾尋求出新的利益所在,符合臺灣民眾根本的利益追求。

  三、民進黨能否從藍營縣市長的作為中得到啟示,是其未來執政能否順暢的根本

  藍營縣市長登陸為臺灣民眾尋求出路,不僅是一個值得高度肯定的正確的作為,而且對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也有啟示作用,值得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去思考。

  當然,問題依然是在民進黨的思維模式——將藍營縣市長的作為視作“可以借鑒的典型”還是視作“中共統戰的陰謀”,將是關係到民進黨能否打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大門的鑰匙。如果視之為“可以借鑒的典型”,民進黨當局或者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們也認同“九二共識”,説清楚兩岸關係的性質,那麼兩岸關係發展一定是豁然開朗,雲開日出,未來光明前景可期!但如果民進黨視之為“中共統戰的陰謀”,或者如民進黨個別民代,將登陸為臺灣民眾謀利者視之為“吳三桂”,則不僅將傷害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而且一定無益於兩岸特別是民共交流僵局的打開。何去何從,將考驗民進黨的政治智慧!(嚴安林,作者繫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兩岸關係協創中心教授)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