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倪永傑:“九二共識”是基石 盼融合發展

2016-03-17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1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

  香港中評社3月17報道,在回答媒體記者關於兩岸關係的提問時,李克強指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確實造福了兩岸民眾,兩岸經濟社會關係也在不斷密切,而且需要良性互動。並明確表示,對臺灣投資企業已有的優惠政策不得改變,要給定心丸。他特別強調,前提是要保持兩岸的和平發展,基石還是“九二共識”。只要遵循這一政治基礎,大家都認同屬於一個中國,什麼問題都好談。他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是樂觀的。

  針對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的談話及兩會期間涉臺講話,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一系列講話非常清晰地表明瞭“九二共識”的基石作用,這點不會動搖。在兩岸關係發展上提出了融合發展,這可能對於未來幾年兩岸關係發展會有重要方向性。同時,如果民進黨一直不在兩岸同屬一中這個兩岸關係本質內涵上有明確説法,那未來兩岸關係很可能進入“冷和平”局面。

  “九二共識”是基石 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倪永傑認為,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會談話強調了“九二共識”的基石作用。這是因為今年形勢與往年不一樣,民進黨即將上臺,而民進黨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接受“九二共識”,也沒有就其核心內涵做出表述。因此必須堅持“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不能動搖。

  李克強總理同時提到給臺商的優惠政策不會變,還會繼續推出有利於兩岸經貿合作的舉措。倪永傑指出,這表明大陸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態度是明確的。對於鼓勵臺資企業投資、鼓勵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這些政策措施是不會變,甚至還可能推出更多的、更有針對性的、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十三五”的規劃中,有很多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內容。結合“十三五”規劃,以及總理在人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倪永傑認為除了強調政治基礎之外,在以互利共贏的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內容。

  他分析,如推動兩岸産業的合作協調發展,深化兩岸金融業的合作,加強兩岸貿易投資雙向開放合作,這都是一些新的提法。以及要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並第一次提出打造平潭、昆山對臺合作平臺,這都是未來五年要實施的。還有深化兩岸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兩岸經濟的融合發展,説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可能在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具有重要方向性。

  倪永傑進一步分析,除了和平發展之外,還要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深度融合,這是進一步提升的方向。所以兩岸融合發展是可以好好做文章。

  兩岸關係可能進入“冷和平”局面

  針對中評社記者提問:李克強總理提到,推出有利於兩岸經貿合作的舉措,前提是保持兩岸和平發展,基石是“九二共識”。但目前為止蔡英文沒有對“九二共識”有明確回應,這對於兩岸經貿關係是否會有影響?

  對此,倪永傑強調,如果未來兩岸雙方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基礎,特別是在“九二共識”上有明確的表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就能繼續下去,甚至還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光明。但如果兩岸之間,找不到一個表述兩岸同屬一中這個內涵的共同基礎,那肯定會對兩岸關係會帶來影響。

  倪永傑指出,兩岸關係可能會進入“冷和平”,這有兩個層面。政治層面來講,兩岸雙方的政治關係會進入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兩會協商會中斷,已簽署協議的執行效果會受到影響,國臺辦與“陸委會”常態溝通機制會斷掉,兩岸領導人會面很難實現。臺灣老百姓關注的區域經濟整合、涉外議題的安排這些都無法進行,因為兩岸已經沒有協商的管道了。

  第二個就是經濟層面,兩岸官方之間的協調無法進行,雖然兩岸的民間行業協會還是會有,但畢竟沒有公權力來執行,效果肯定不如預期。兩岸之間經濟合作交流的動力會下降,也會多少影響到經濟交往的需求和意願。

  因為民進黨沒有就兩岸關係的本質有明確的説法,所以兩岸官方之間沒有一個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的溫度就會降溫。這也會影響到大陸的民眾到臺灣去旅遊、讀書、投資的意願。即使大陸盡一切努力,使用很多政策杠桿來鼓勵臺商投資、轉型、升級,也鼓勵大陸企業到臺灣去,但是兩岸經濟合作的氣氛及動力還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