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冠華:臺商應加大對大陸投資 加強兩岸供應鏈合作

2016-02-21 13: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張冠華:臺商應加大對大陸投資 加強兩岸供應鏈合作

  2月19日,《臺商》雜誌在京舉辦題為“臺灣政黨輪替後 臺商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座談會,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出席座談會。(台灣網 陳寧 攝)

  台灣網2月21日北京訊 (記者 張潔)2月19日,《臺商》雜誌在京舉辦座談會,兩岸學者及臺商代表共同探討“臺灣政黨輪替後,臺商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這一議題。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在座談會上指出,隨著兩岸經濟轉型升級,臺商面臨的環境發生變化,臺商在人數、規模、産業佈局、産業結構和對兩岸經濟影響力上發生變化,臺商在兩岸關係和兩岸經濟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亦有所變化。未來臺商應積極加強與大陸企業的合作,尤其加強産業鏈、供應鏈的合作,避免産業惡性競爭的態勢發生。

  張冠華指出,2008年至2016年這7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兩岸經濟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的過程中,臺商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同時臺商群體自身也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陸經濟環境的變化使得臺商群體發生變化。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臺灣製造業向大陸轉移的態勢,在金融危機後發生變化。近幾年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臺商開始從大陸向外延伸。投資規模和臺商群體數量結束快速上升的局勢,開始出現停滯,未來甚至有可能會下降。

  第二,臺商的構成發生變化。大陸臺商過去以製造業為主,現在兩岸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開啟迅速,臺商投資中的服務業比例上升,開始延伸到更多的服務業領域。

  第三,隨著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大陸發生關係的臺灣商人越來越多。對臺商的定義不能局限于大陸臺商,很多在臺灣的企業也直接和大陸發生關係,通過貿易或者服務貿易、接待大陸游客、和陸資企業發生關係等等方式,這一層面的臺商群體也進一步增加。

  第四,隨著時間的推移,二代臺商接班的問題也在持續發酵。

  可見這些年,臺商在人數、規模、産業佈局、産業結構和對兩岸經濟的影響力上均發生了變化。此外,張冠華注意到,隨著兩岸經濟全面合作,兩岸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不同的臺商群體的利益訴求點也發生變化,不但利益出現分化走勢,對大陸政策的感知也發生變化。

  張冠華指出,當下大陸本土企業迅速發展,兩岸企業的利益訴求點發生變化,兩岸經濟高度互補合作的關係轉變為微妙的競合關係。種種態勢使得臺商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發生微妙的、複雜的變化。

  政黨輪替後,臺商在兩岸關係扮演的經濟角色、兩岸關係中“穩定器”的角色和兩岸關係積極推動者的角色在未來會有什麼變化?張冠華認為,還要看未來兩岸關係如何互動,而未來兩岸關係確實面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張冠華指出,由於現在蔡英文和民進黨在“九二共識”問題上還未能拿出讓大陸認可的態度,兩岸兩會和兩岸事務部門溝通未來可能會面臨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進度受到影響和衝擊的話,兩岸市場方面的合作會受到影響,這是未來臺商可能面臨的現實。

  兩岸産業競合關係方面,張冠華認為,兩岸經濟産業合作主要還是互補大於競爭,尤其在服務業上,兩岸是高度互補的,但製造業上某些領域逐漸形成競爭的態勢。過去兩岸一直希望通過制度化的合作和架構,爭取解決惡性競爭問題,形成大的供應鏈體系。如果沒有制度化合作,兩岸未來産業政策重疊比較多,有可能從合作走向競爭。在這種形勢下,臺商扮演什麼角色,也值得思考。

  張冠華指出,在臺灣關注的大陸“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等問題上,兩岸若沒有相關制度化安排,臺商的局部參與如何安排,亦將面臨非常繁瑣的問題。未來大陸對外市場開放力度一定會越來越大,如果兩岸制度化合作平臺無法繼續展開,兩岸曾走在前的合作步伐或將落後,這也是未來臺商與兩岸經濟關係所共同面臨的挑戰。

  針對這些問題,張冠華認為臺商可從以下三方面積極應對。第一,臺商應該積極利用現有基礎,深化兩岸合作,扮演推動兩岸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嘗試直接參與“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加大對大陸的投資。第二,臺商應加強與大陸企業的合作,尤其加強産業鏈、供應鏈的合作,避免産業惡性競爭的態勢。第三,臺商應積極利用福建自貿區、昆山自貿區等現有平臺,加強兩岸服務業合作。(完)

張冠華:臺商應加大對大陸投資 加強兩岸供應鏈合作

  2月19日,《臺商》雜誌在京舉辦題為“臺灣政黨輪替後 臺商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座談會,兩岸專家學者及臺商代表出席座談會。(台灣網 張潔 攝)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