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忠菲:蔡英文不接地氣 兩岸政策空虛

2015-12-31 14: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3周之際,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提出了她的“兩岸三原則”——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臺灣《旺報》今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指出,聽起來,題目是“高開高就”,抽像中有想像。細品嚼,如果説是競選綱領,不如説是一場“隔空答辯”,蔡英文顯然是高估了柔性“臺獨”的能力。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這次選舉有一個特別奇怪又見怪不怪的現象,這就是勝負似乎很早就清晰化。導致這一奇特現象産生的一個很大因素,那就是民進黨提前對國民黨的兩岸關係政策,發起了猛攻。而執政的國民黨,又真真假假地對在野黨“一路退讓”。此種政治上的望風披靡,導致臺灣出現社會衝突光怪陸離。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度也被這股盲目的浪潮肆意衝擊,好像要造成在“立法院陪躺”的議案,連床位都快不夠的感覺。

  兩岸三原則高開高就

  終於,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3周之際,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提出了她的“兩岸三原則”——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聽起來,題目是“高開高就”,抽像中有想像。細品嚼,如果説是競選綱領,不如説是一場“隔空答辯”。

  先講“溝通”。民進黨指的可是高層溝通。其出處是喝洋墨水的幕僚,從中美C2轉化過來的。當年美國要“捧殺”大陸,提出“中美共治”的G2。大陸急中生智,説我們希望是C2(communication),中美加強溝通就行了,不要動不動就自封為great。因此,蔡英文提的溝通,意境很高,是明確傳話給美國,民進黨有能力在大陸與美國之間扮演溝通的角色。

  其次是“不挑釁”。這是用“外交語言”來表述兩岸關係。言下之意,即民進黨的立場仍然是堅持不提作為兩岸關係基礎的“九二共識”。但其不挑釁的對象,也包括美國。民進黨不會忽略,不久前美國對馬習會“釋放平衡立場”的快速反應。當時,蔡英文立即“激烈反彈”,進行應對。

  一波過去,現在到了“殺回馬槍”的時候,自然要表明民進黨的政策和策略,只要實現“順利就位”的最大利益,絕不會在中美戰略關係中“不聽吆喝”。

  其次的對像是大陸。“柔性臺獨”的底牌,民進黨早就“亮過”。從“四大天王”起,民進黨在“統獨”問題上與大陸過手,也不是一回兩回。這“不挑釁”的“外交詞彙”,除了沒有“買保險”外,其對“九二共識”三緘其口的態度,是“不挑釁”還是“挑釁”,還用得著説嗎?

  最後是“不會有意外”。乍一聽,有點懸。一琢磨,這有點像從海峽安全的角度,談目前的維持現狀。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可是有好幾層。她公開談的“維持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超黨派立場”、“《服貿》、《貨貿》問題要先通過《兩岸監督條例》等”,是老議題,確實“不會有意外”。但民進黨的“臺獨”立場,主張對兩岸現狀“不設前提條件”,把所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引擎”都打開了,包括兩岸關係的後退。這“不會有意外”,究竟算的是那一卦?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