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專家:蔡英文不屑與青年座談太狂妄

2015-12-11 15: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2月6日下午在臺大體育館舉行的“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青年對談”,民進黨蔡英文並未參加。香港《大公報》10日刊載國民黨中委何溢誠和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蘇虹的聯名文章指出,目下兩岸青年仍有許多羈絆,蔡英文這種“以為自己已當選”的態度傲慢且自負,難道她只要“子弟兵”不要青年?

  文章摘編如下:

  由臺灣7所大學學生會聯合主辦、近40所大專院校學生參加的“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青年對談”,12月6日下午在臺大體育館舉行。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親民黨參選人宋楚瑜,皆本尊輕裝上陣,唯獨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不屑與青年座談,藉口南下輔選,而由副手陳建仁頂包,顯得既傲慢又自負。

  只要“子弟兵”不要青年

  目前民調大幅領先的蔡英文,雖不能説“躺著選”,但目前看起來,面對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她的確想避免交鋒以防節外生枝,就此安安穩穩當選。所以,蔡英文拒絕自2004年以來,連續三屆、依慣例由四報一社和公視舉辦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電視辯論,也更不屑參與這場座談,尤其在青年族群上的喜好度與支援度皆高於朱立倫、宋楚瑜許多的情況下,更顯出自負與傲慢。難怪朱立倫早先脫口而出“也許蔡主席認為她已經當選了,不需要來參加了”。

  坊間民調結果顯示,在20至29歲年齡層,蔡英文的支援度高達52%,朱立倫只有19%,而宋楚瑜更只剩1成左右,所以蔡英文似乎已主觀上認定,在這場選戰上,青年選票對她而言已是囊中之物,早已落袋為安,所以她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全力為黨籍“立委”輔選,讓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可以過半,開創前所未有的“完全執政”面局,自然無暇顧及與青年學生面對面闡述其青年政策與教改主張。

  標榜“臺獨”已是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蔡英文這8年來利用苗栗反大埔、洪仲丘白衫軍等反臺當局的社會運動,早已培植出一批具戰鬥力、富攻擊性的“青年軍”,太陽花學運領袖、黑島青核心成員以及時代力量,都與蔡英文有些許關係,亦是可在選戰議題與選舉策略上分進合擊的側翼。至於這些想要認真完成學業,畢業順利就業,甚至以後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莘莘學子,自然就不在她子弟兵的考慮範圍了。

  朱立倫與宋楚瑜在現場所開的政見支票,不論學費凍漲、學貸免息、産學合作,都是老生常談,不見另辟蹊徑的鋭意,也沒人敢直面教改的失敗,積極響應學生、家長渴望恢復聯考的意見。由於少子化、招生不易,臺灣可能將有1/3的大專院校面臨關閉退場問題,本來兩岸間具有同文同種的天生優勢,陸生來臺就學正好可以補充生源不足,支撐臺灣高等教育體系,並促進兩岸青年交往交流,奠定同窗情誼,相知相惜。然而,由於2008年底針對開放陸生來臺就學,而專門出臺的限校、限量、限域和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臺灣就業的“三限六不”把關政策,2014年2月才對政策部分鬆綁,除增加校數和招生人數,不準打工鬆綁為可擔任校內研究助理,不可考照放寬為可考技能檢定,致令招生效果大打折扣,許多陸生因此裹足不前。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