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總書記“九二共識”重要論斷助力兩岸展望未來

2015-08-11 07: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步入了60年來最好的時期。與此同時,大陸的崛起和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也對臺灣政治與社會産生了複雜影響,使臺灣部分社會群體産生了焦慮感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這種情緒又恰好被民進黨抓住並宣傳放大,成為其進行政治動員和奪取執政權的抓手。從某種意義上講,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發生和“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就是這種社會情緒在臺灣政治上的一種反應。毋庸諱言,臺灣社會這種複雜的政治生態反過來也在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産生某種負面的衝擊和影響。這種社會情緒在民進黨的鼓動下繼續發展極有可能導致2016年臺灣政局的重大變動。臺灣政局如何發展、兩岸關係將向何處去?這一問題引發了眾多人的關注和思考。

  針對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新情況和新挑戰,自年初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接連就兩岸關係與大陸對臺政策發表重要講話,展現出黨中央對兩岸關係問題的高度重視。2015年3月4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堅定不移”。5月4日,在北京會見朱立倫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時,習近平進而提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五點主張”。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節點,重溫習總書記2015年以來兩次重要涉臺講話,對於我們認清兩岸關係發展形勢,把握正確的方向,滿懷信心地迎接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新挑戰,極具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兩次涉臺重要講話一直貫穿著一個核心——“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一切成就的政治基礎。這是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特別是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重大歷史節點的情況下,大陸對兩岸關係最核心問題的重大關切。眾所週知,自2014年臺灣發生太陽花學運及“九合一”選舉出現國民黨遭遇重大挫折以來,島內政治生態發生巨大變化的可能性在增加。針對這一形勢,黨中央未雨綢繆,站在歷史發展和兩岸關係的制高點,抱著對兩岸人民最高利益負責的態度,對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進行清晰表述和確認,以便於廣大民眾對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那就是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反對“臺獨”不含糊。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本。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既是歷史事實和當今的政治現實,也是保證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追求未來兩岸統一的政治基石。“九二共識”的核心政治內涵就是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堅持“九二共識”是大陸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習總書記在兩次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否認“九二共識”,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從習總書記的這段講話可以看出,大陸對於堅持“九二共識”是堅定不移的、不可動搖的,臺灣某些政治勢力企圖繞過“九二共識”或期待大陸放棄“九二共識”均是癡心妄想。

  大陸不僅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同時也堅定地反對任何“臺獨”分裂活動。無論“臺獨”以任何形式出現,不論其為顯性的“臺獨”冒險,還是經過包裝的“柔性臺獨”,都將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原則的破壞和腐蝕。任何推動“去中國化”等“臺獨”活動的做法都是企圖要割斷兩岸同胞的歷史與精神紐帶、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對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的警惕和堅決的反對,絕沒有含糊的餘地。

  習總書記關於“九二共識”的重要論斷,有助於我們根據兩岸關係發展的形勢清醒地認識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展望未來,中國崛起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呈不可阻擋之勢。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大陸的崛起,兩岸統一的基礎會越來越紮實。只要我們堅持“九二共識”,秉持為中華民族最高利益負責和盡力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的態度,兩岸關係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當前兩岸關係中暫時遇到的一些挑戰和困難,只不過是這一歷史發展大趨勢中的一些小小的漩渦而已。(作者:李振廣,係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