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華:安倍晉三欲拉李登輝制華?

2015-07-31 08: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李登輝訪日併發表媚日言論,引發兩岸民眾強烈反感。安倍政權拉攏“臺獨”分子的作為,意在制衡中國大陸,但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日本的國家利益將因此受損。

  安倍晉三為李登輝搭臺

  首先,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親自發出邀請函。李登輝此次是應安倍胞弟、眾議員岸信夫的邀請訪問日本。今年4月,岸信夫在率領“促進日臺經濟文化交流青年議員之會”成員訪台期間拜會李登輝時,曾當面邀李訪日。李當即同意,並很快在兩個月後成行。出發前,李登輝妻子突發腰痛和發燒,但李置之不顧,拋下原本打算隨行的妻子隻身前往日本,足見其對訪日之渴望。

  其次,李登輝在日本舉辦兩場公開演講。第一場是22日在日本國會議員會館,由岸信夫親自主持,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致辭,現場200多位眾議員聆聽。李登輝在演説中再次鼓吹“兩國論”,並討好稱“靈感來自日本官員”。23日,李登輝在日本外國記者協會再次發表演説,表示“支援安倍政府的新安保法案”,鼓吹“釣魚島是屬於日本的,不屬於臺灣”。

  再次,安倍晉三親赴酒店會見李登輝。這件已經被日本媒體大篇幅報道過的新聞事件,雖然安倍晉三與李登輝方面均予以否認,但李登輝語帶玄機地那句“無可奉告”,都令外界形成了安倍確實見了李登輝的看法。

  安倍意在對華打“臺灣牌”?

  從中日關係的角度看,臺灣是日本制衡中國的最後一張王牌。自從日本企圖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關係再次進入緊張模式。尤其是安倍晉三上臺後,兩國關係持續呈現政冷局面。為反制中國在東海問題、歷史問題等方面對日本的指責,安倍晉三曾打出了美國牌、東南亞國家牌等,利用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以及中國與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領海爭端制衡中國。但畢竟中美關係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競爭關係,也有合作的一面,而且習近平主席也將於今年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主要方面也是友好的,而且菲律賓等國能夠對中國造成的牽制也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説,這些牌的效果都非常有限。

  為了制衡中國大陸,日本還有一張王牌就是臺灣問題。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也最能夠觸動中國13億民眾的神經,日本對此了然于胸。在臺灣,不僅有李登輝這樣公然表示“釣魚島屬於日本”的投敵派,島內民調還顯示,臺灣民眾最喜歡的國家是日本,遠高於美國等國。從島內政局發展形勢來看,臺灣問題重新成為中日關係議題的可能性大增。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軌道,馬當局無意成為日本等國制衡大陸的棋子,因此日本插手臺灣問題的空間有所減小。日本也由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損失了部分利益。如,因擔心兩岸在釣魚島問題上聯手,日本才被迫與馬英九當局簽署了“臺日漁業協議”,以緩解島內的保釣氛圍。

  但是隨著2016年臺灣“大選”的到來,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很有可能重新執政,日本利用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窗口再次開啟。李登輝在日本演講時便不斷提及“一切等到明年之後再説”。相較于國民黨,民進黨一直更加親日。前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經提出與日本等國組成“民主同盟”圍堵中國大陸,蔡英文也主張強化與日本的關係。在此時重新佈局在臺灣島內的力量,並利用邀訪李登輝拉攏臺灣綠營,體現了安倍晉三政府在制衡中國方面的“深謀遠慮”。

  如意算盤恐將滿盤皆輸

  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經常講,日本的戰術世界一流,但是戰略卻是二流。安倍晉三當局期待能夠通過邀訪李登輝來刺激大陸,拉攏臺灣島內綠營,但後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首先,中日關係改善的難度再次加大。此前,安倍晉三政府的多位高官訪華,外傳中國政府也邀請安倍晉三參加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的活動,中日關係出現了某些改善的跡象。但安倍晉三邀訪李登輝的行為,再次刺激了中國大陸的神經,兩國關係的改善再添變數。中國外交部和國臺辦對李登輝訪日的反應,便可管窺見豹。

  其次,兩岸關係緊張不利於日本利益。臺海的和平穩定是目前包括日本在內的各方最大的共識。也正因此,蔡英文為了化解各方疑慮才提出“維持現狀説”。安倍當局竟然逆潮流而動,公然批准破壞臺海和平的代表性人物李登輝訪問日本,向外界傳遞了非常負面的信號。如果明年蔡英文上臺,並且兩岸關係轉趨緊張,日本的國家利益也必將從中受損,陳水扁執上政時期的情況就是明證。(作者:張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