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平:島內“太陽花學運”戲碼何以再上演

2015-07-28 10: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繼臺灣太陽花學運學生霸佔“立法院”之後,數十名“反課綱微調”的學生日前又衝進臺當局“教育部”。華廣網27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評論文章分析學生們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再度發起衝擊公務機關事件的三個原因。

  全文內容如下:

  7月23日,臺少數學生再演“太陽花學運”戲碼,他們以“反對微調課綱”為由,于深夜11時30分左右用事先準備好的梯子翻墻入室,闖入臺“教育部”辦公大樓,砸開“部長室”,並堆棧桌椅、長櫃阻止警方進入,試圖長期佔領、抗爭,上演新一場“太陽花學運”。學生們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再度發起衝擊公務機關事件,個中原因似有以下幾點:

  民進黨、綠營暗中慫恿、鼓惑。這次衝擊“教育部”的行為,一如去年“太陽花學運”,民進黨、綠營事先給予大力支援,事後予以聲援、保護,否則學生們不敢如此肆無忌憚、無法無天。對於學生等侵入公務機關、毀損公物等違法行為,臺“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然而民進黨及綠營卻力挺違法學生,將責任歸咎於馬當局。民進黨不僅給予學生們物資上的支援、讓他們用發票向該黨報賬,還給予強力聲援和輿論支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親自出馬,批評當局高層未採取“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新課綱引發的巨大爭議,才導致“反課綱”學生夜闖“教育部”。民進黨發言人顛倒黑白,指責“教育部”強推“黑箱課綱微調”,明顯程式違法在先,“教育部長”卻濫告學生,應下臺負責;並痛批警察粗暴逮捕學生及記者,殘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新聞自由與人身自由,不當執法更踩到“憲法”的紅線,警政單位應為過度執法向社會與受害者道歉;要求“教育部”撤告,立即釋放遭逮捕的學生等人士。有民進黨、綠營的態度,學生們自是有恃無恐,什麼出格的事不敢為之。

  “太陽花學運”嚴重示範效應。723衝擊“教育部”事件,與“太陽花學運”如出一轍。當年學生們以非法暴力手段強佔“立法院”,衝擊“行政院”,一舉攻破臺“立法”、“行政”兩大機構,創下了臺灣學運甚至是社會運動史上從未有過的記錄。學生們的違法暴力行為,在島內社會産生了嚴重的骨牌效應,形成動輒訴諸暴力抗爭的不良示範,使得民主、法制、是非觀念的嚴重錯位,埋下社會動蕩的亂源。這次少數學生有樣學樣,他們前些天曾衝擊“教育部國教署”,當時就揚言不會善罷甘休;果不其然,沒過幾天,他們經過謀劃與準備,乘著黑夜翻墻入室,侵入“教育部”大樓,破壞服務台桌椅、盆栽以及“教育部”通往聯合辦公大樓的電動門,強行闖入,砸開“部長室”大門強佔之,並堆棧桌椅、長櫃阻止警方進入,試圖長期佔領、抗爭,再次上演“太陽花學運”,重現昔日的“輝煌”。所幸是臺警檢部門反應較為迅速,及時介入,逮捕了侵入公務機關的部分學生等,強制驅離上百抗議課綱學生與支援民眾,才使得事態暫未升級。否則,一旦學生們佔領“教育部”的圖謀得逞,一場新的“太陽花學運”勢將轟轟烈烈興起。

  臺灣畸形政治生態的必然結果。2014年3月爆發的所謂“太陽花學運”,以非法暴力手段強佔臺“立法院”20余天。然而學生們無法無天的違法暴力行徑,不僅未受到社會應有的譴責,沒有受到法律的嚴厲懲處,相反卻被別有用心之人操弄成英雄壯舉,受到諸多肯定。臺灣社會這種是非觀念錯位,臺灣社會這種畸形政治生態,使得集會遊行已成為家常便飯,“太陽花學運”以來,島內部分社會團體、政治人物隨心所欲,動輒走上街頭抗爭,甚至常常是拒不申請、任意為之,衝擊、佔領公務機關已成為常態化抗爭手段,以此施壓、要挾當局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訴求。島內社會這種畸形的政治生態、氛圍,使得學生們更加大膽、更加放縱,無法無天不僅不受法律制裁,反而被視為“英雄”,甚至有“大好的政治前途”,他們又何樂而不為!723暴力衝擊“教育部”事件發生後,一如“太陽花學運”,幾乎聽不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聲,而是將責任歸咎於當局,民進黨及綠營政黨、團體紛紛充當學生的保護傘,要求“教育部”立即撤回刑事告訴、“部長”道歉下臺、撤回 “黑箱課綱”、立即釋放被捕學生等、“立法院”成立調查委員會、馬英九立即公開響應、道歉。(楊平,作者係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