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劉乃強:海上絲綢之路是臺港最後機遇

2015-05-14 08:5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低頭吃肉,抬頭罵娘”的策略難以為繼

  在以往,香港和臺灣都很有默契地採取我稱之為“低頭吃肉,抬頭罵娘”的策略,香港的反對派則名之為“又傾又砌”,與大陸保持若即若離的態度,不時發發脾氣,讓“阿爺”再添好處,但好處全收不誤,到手後多謝一聲也欠奉,之後繼續再罵,並美其名為“是其是,非其非”。要知道我們對付的是“阿爺”,“阿爺”對待港臺,有著無限的慈愛,和無限的忍耐。

  就是在這周瑜打黃蓋的遊戲中,做壞孩子拿得最多的好處,這才有“不統、不獨、不武”的狗屁不通論述,而且還混得不錯。事實上,大家如果懂得拿捏,知道適可而止,這遊戲大可繼續玩好幾年,起碼直到2020年,大陸建設小康社會的初步目標完成之後,“阿爺”才會有空跟臺港計較。只是在這怪異氣氛中長大的年輕人,卻從小便被慣壞了,囂張跋扈,不知分寸。“臺獨”鬧得越來越烈,竟然燒到香港,更公然沆瀣一氣,互相支援,反共還不止,更明目張膽反華,還要引進外力造反,搞什麼“革命”,“驅蝗”,弄到內地同胞很不爽,大大傷害了他們的感情,也大大增加了對“阿爺”的壓力。再下去,臺港兩個不肖孫子總要吃了教訓。最起碼,“低頭吃肉,抬頭罵娘”的策略,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

  最近港臺的分離主義者的口氣開始變了。在臺灣,“中華民國在臺灣”存在已久,毋須再搞獨立。臺灣市民只要求保持現狀,至于將來,統一也是個選項嘛,至于臺灣市民挑不挑這個選項,就要看大陸的表現了。在香港,大家只是怕中共介入越來越深而已,“高度自治”是你老共自己說的,香港市民只要求“阿爺”實踐承諾而已。那些搖“米字旗”,喊獨立的,只是鬧著玩,不能太認真。這一新策略,一字記之曰“哄”,有如妓女騙恩客,只要你不斷討好我,送這送那,便什麼都依你。問題是今天香港和臺灣都已經人老珠黃,老女人撒嬌是很難看的,而且絕對無效,只會更惹人討厭而已。

  很明顯,時間不在臺灣和香港這一邊,機遇期很快便會消失。“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趕快跟大陸全面修好,趕上中國崛起尾班快車,並且在完成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中拿到最大的紅利,才是上上之策。說到底,大家張開眼睛看看,中國的未來開大的機會多,還是開小的機會多。再主觀地猜想一下,開大的賠率是多少,開小的賠率是多少。我可以擔保,買開大的回報肯定比買開小的回報多很多倍。要買大還是買小,答案是最明顯不過的。

  或曰,這樣的考量太勢利和現實了,“漢賊不能兩立。”我就是不喜歡和老共一起過日子。坦白說,持這早已結束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冷戰遺風,石化了的思想在香港和臺灣也真不少,這是被蓄意洗腦多年的結果,一言難盡,也一時三刻改變不了。但是在香港也好,在臺灣也好,這反共反華原教旨主義者只是極少數,只是他們活躍,聲大,而主流社會又刻意縱容他們,才出現外邊看來,這些病態本土主義者好像很有能量,甚至能外表港臺的民意的假象。

  現在形勢已經很緊迫,臺港主流社會如繼續讓這小撮病態本土主義者牽著鼻子走,自己就是吃虧在眼前,而且虧得很大,很久。權衡利害,臺港主流社會應該盡快重掌兩地發展前途的主導權。

  于是問題馬上來了,完全依附大陸,怎樣說也不是掌握主導權。而且大陸強,港臺弱,表面港臺根本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能力,甚至難以發揮任何獨特無可代替的作用。這才是只帶少許本土主義的港臺主流社會所最痛苦的地方,因為他們也很迷惘,又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