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先才:民進黨應拋棄過時意識形態

2014-08-21 15: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的文章分析指出,民進黨應該拋棄過時的意識形態。文章指出,民進黨越來越缺乏方向感,作為一個有執政經驗的主要政黨,除了對獲取權力的高度期待外,更應具有較高的政治視野與政治格調,如果民進黨不能拋棄“臺獨”思維及意識形態,不能主動融入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中去,則只會被“臺獨”基本盤牢牢綁架。

  全文內容如下:

  民進黨曾經作過臺灣重要的反對威權體制的政治力量,並在臺灣的政治民主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正面角色與政治能量。然從民進黨最近十多年的表現來觀察,儘管民進黨既有8年執政之輝煌經歷,也有黯然下臺的不堪歷程,但民進黨對臺灣社會的進步價值光環不僅日漸褪色,而且越來越朝保守甚至阻礙臺灣政治、經濟及社會進步之方向發展。

  越來越缺乏方向感

  當前執政黨國民黨由於中央執政不佳而導致普遍的民怨呈現,然在野的民進黨並未撈得多少政治上的加分,民眾雖然對國民黨不滿,卻也對民進黨的信任度並未增加多少,這就是民進黨當前最大的問題與挑戰。

  造成民進黨此種困境的根源就在於民進黨的發展越來越缺乏方向感,特別是民進黨處理兩岸議題的能力正愈來愈受到臺灣社會民眾的質疑。民進黨無法向臺灣多數民眾以及國際社會展現處理兩岸議題的能力,仍然手執“臺獨”神主牌來應因兩岸,更企圖以不變的“臺獨”論述來應對兩岸關係過去6年來發生的巨變。

  事實上,“臺獨”議題本來是民進黨早期反威權體制的産物,但卻拿它來處理當前兩岸互動的法寶,顯然不僅過時,而且根本是不可思議。

  對於臺灣而言,儘管其面臨的安全挑戰很多,但最大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兩岸,然民進黨不但沒有對兩岸關係良性互動提供任何有建設性的方案,反而拿出過時的“臺獨”方案來面對面對兩岸,自然會使民進黨與大陸互動始終陷入對立的困境之中。

  同時也使臺灣在全球化時代中不斷錯失經濟發展之機遇,其對臺灣經濟、社會整體發展造成重大的負面傷害與隱患。

  以《兩岸服貿協議》以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為例,民進黨完全以意識形態來思維審視兩岸經貿互動,正是由於民進黨的兩岸思維視野與格局不高,從而人為地為臺灣經濟發展設限,甚至為臺灣經濟融入全球化經濟添加障礙,當然會對臺灣經濟的長期發展造成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與傷害。

  更高政治視野格調

  當前,民進黨上下對2016年重返執政充滿期待,本不可厚非,然作為一個有執政經驗的主要政黨,除了對獲取權力的高度期待外,更應具有較高的政治視野與政治格調,特別是要從為臺灣發展與打拼的角度來審視政黨自身,如果民進黨僅僅是從權力邏輯以及衝突思維看待兩岸互動,不但使臺灣主流民意對其未來重返執政的信心嚴重不足,而且也可能會使臺灣陷入更為巨大的災難之中,這恐不是臺灣多數民眾對民進黨的期待所在。

  民進黨應該認識到兩岸和平穩定才是臺灣發展之福的深刻道理。當前民進黨應該從落後過時的意識形態中回過神來,要本著對臺灣有利的角度,對兩岸和平有利的角度來處理兩岸所有兩岸議題。

  如果民進黨不能拋棄“臺獨”思維及意識形態,不能主動融入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中去,則只會被“臺獨”基本盤牢牢綁架,民進黨未來發展的方向感將不可能真正確立起來,也無法向臺灣社會展現其能夠處理兩岸議題的領導能力,更無法帶領臺灣去圖謀臺海區域的和平與穩定。(陳先才,作者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