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23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西寧登場(圖)

2014-07-22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在西寧開幕

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在西寧開幕。(台灣網 扶海濤 攝)

  台灣網7月22日西寧消息 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22日在西寧開幕。來自兩岸四地的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全面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為主題,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創新、兩岸經貿合作、建構兩岸文化交流機制與路徑等問題展開廣泛深入的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開幕式上致辭説,自上次研討會召開以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實現了穩中有進,取得了新的進展與成果。一是國共兩黨、兩岸雙方不斷重申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立場,在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基礎上,增進了政治互信、保持了良性互動。二是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了常態化的溝通聯繫機制。三是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不斷取得新成果。四是兩岸大交流、大合作格局持續擴大與深化。

  周志懷指出,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進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期”,如何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中斷、不倒退、不逆轉,任務艱巨。對此,他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沿著既定方向穩步前進提出四點看法:

  第一,繼續增進兩岸政治互信,鞏固兩岸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第二,持續深化互利共贏的兩岸經貿合作關係,擴大兩岸共同利益。第三,持續擴大兩岸各界大交流,增強“兩岸一家親”認同。第四,解放思想、創新思維,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提供理論基礎。

  在闡述“持續深化互利共贏的兩岸經貿合作關係,擴大兩岸共同利益”這一看法時,周志懷指出,加強兩岸經貿合作仍然是今後一段時期兩岸關係的發展重點。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推進ECFA的後續商談,推動“兩岸服貿協議”在臺灣早日完成審議程式,並積極開展“兩岸貨貿協議”、“兩岸爭端解決機制”等的商談。要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加強兩岸産業合作,爭取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取得新突破。要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臺灣參與TPP、RECP等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經。

  本屆研討會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主辦。

  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迄今已舉辦23屆,已成為兩岸四地及海外學者開展學術交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言獻策的重要平臺和知名品牌。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始終堅持“加強學術對話、增進彼此友誼、推動兩岸合作、促進國家統一”的方向,展現“民間性、學術性、廣泛性和創新性”的特色,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台灣網記者 扶海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開幕式上致辭。(台灣網 扶海濤 攝)

參加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

參加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台灣網 扶海濤 攝)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台灣網 扶海濤 攝)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