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倪永傑:張志軍訪台 激發兩岸想像力

2014-07-01 0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今日在臺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成功揭開兩岸關係新頁,譜寫兩岸和平發展新篇,訪台後的兩岸關係富有想像力,充滿“表面張力”。能否激發兩岸關係的巨大能量,更好地滿足和平發展的民意,值得兩岸雙方共同努力。

  全文摘編如下:

  4天3夜的臺灣行,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成功訪台,成果超乎預期,具有歷史性意義,揭開了兩岸關係新頁,譜寫和平發展新篇,為鞏固深化創造重大機遇,確保方向不變、動力不減、腳步不停,不可逆轉。

  一是促進全面發展。此行建立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化溝通機制,有利於兩岸雙方定期交換意見,消除干擾與誤解。尤其是為兩岸政治關係良性互動、升級轉型鋪設軌道,提供可能。此行極大地提升了兩岸政治互信,堅定了兩岸雙方和平發展的決心、信心及意志,不必因一時的挫折困擾而氣餒,更不能因為少數偏頗、非理性勢力的干擾而動搖。

  二是促進穩定發展。此次“張王會”雙方就“人道探視”、陸客“轉机”、兩岸經貿合作與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服貿爭議、兩岸新聞機構常駐等議題等,達成高度共識,雙方將採取正面、務實且具建設性的立場,積極尋找解決路徑,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兩岸一家親”誠意、善意。

  三是促進優質發展。當前,兩岸關係鞏固深化需要優化環境、優化結構,實現政經、區域、效益平衡發展。張志軍走基層,實現兩岸關係的向下紮根、向上提升、向前跨越。

  張志軍成功訪台,賦予兩岸關係歷史性的啟迪。

  啟迪之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人心,成為主流民意與最高價值。從北到南、從官員、學者到民眾,張志軍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讚賞、支援和平發展,希望拓寬道路,鞏固基礎、增強動力,使之不可逆轉,給人機會,給人實惠、給人未來。

  啟迪之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在於增強互信。此次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化溝通機制的建立,就是增強互信、增強理解的制度化安排,有待持續深化、不斷完善,在增進互信、破解難題上發揮突出作用。

  啟迪之三:鞏固深化兩岸關係亟需建立公平正義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這樣機制,不但激勵優勢競爭者在兩岸關係事業中盡情發揮,也能透過政策傾斜,照顧弱勢群體,更好地滿足“三中一青”對於和平發展的殷切期待。

  啟迪之四:民進黨左右為難。民進黨面臨兩岸政策調整的重大壓力,張志軍訪台本是轉型的機遇之窗,溫和派、地方實力派強推轉型,但上層結構遭遇綠營基本教義派綁架與阻撓,呈現懦弱與無能,有可能葬送“最後一哩路”,從而影響兩岸和平發展。

  張志軍訪台後的兩岸關係富有想像力,充滿“表面張力”。能否激發兩岸關係的巨大能量,更好地滿足和平發展的民意,值得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倪永傑,作者繫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