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蕭漢俊:習近平充分理解臺灣人複雜心理

2014-03-06 14: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月18日在釣魚臺賓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隨團代表。隨團拜會的高雄市農會總幹事蕭漢俊4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習近平是非常具有史觀的領導人,他充分了解臺灣人內心並包容著。且更重要的是,習、連都同意兩岸往和平發展的道路是正確的,這也間接告訴我們,兩岸不要再存著敵對的狀態,必須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合作往前走。文章摘編如下:

  據香港中評社3月6日報道説,高雄政壇地方有三大勢力,分別是以王金平為首的白派、前臺當局“行政院長”秘書長林益世家族的紅派,以及余政憲家族“余家班”的黑派。白、紅派為國民黨,余派為民進黨。高雄市26個區農會,除了岡山、路竹、大樹、橋頭、茄冬、六龜區等農會親泛綠外,大部分都隸屬或親白派系統,勢力龐大。

  蕭漢俊認為習近平談話內容説的非常好,或許過去因習近平工作關係,對臺灣人的“民族性”非常了解,習近平説得含蓄,內容不管是以前渡過“黑水溝”來打拼、生活的,都不會説是國民黨戰敗逃到臺灣來。面對臺灣人“愛拼才會贏”、想要出頭天的心理,習近平是充分理解,習近平是一個非常有歷史觀的領導人。

  蕭漢俊指出,臺灣島就是一個被殖民的歷史,人民的民心有它的“殖民心態”。蕭剖析自己身為臺灣人並捫心自問,其實臺灣人具有因“很強的自卑感而産生極大的自尊心態。”他回想臺灣幾十年前,人民都是很可愛、勤奮、謙卑、一直往上奮進的。但自從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後,有了錢,就開始自認為自己“很不得了”,加上李登輝宣佈“解嚴”後,臺灣在沒有豐富的民主素養與環境下,一下子跳過去開放了,社會上一下子演變成很自大的氛圍,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講的才對。

  蕭漢俊説,你觀察、注意一下臺灣人,好像每個人都是“時事評論員”。我們隨機到路邊攤去,看到些三三兩兩的人聚集在那裏喝啤酒、嗑花生,他們幾乎都在談論著政治,好像每個人都是“政治評論員”,蕭認為這是“很恐怖”的事情。臺灣人從“極度的自卑,變成極大的自尊”這是非常危險的,而上述這些習近平認為他是能夠“充分”理解的。蕭指出,臺灣一直以來想自己當家作主,但又沒那個能量、與客觀環境,所以就衍生了很多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出現。

  蕭漢俊説,連戰這次跟習近平見面,拋出不要摒棄“中華民國”是對兩岸有利的。因為在臺灣李登輝主張“兩國論”、陳水扁又搞“臺獨”,如果在“一個中國”架構下並各自表述如此維持下去,在兩岸人民水準逐漸一樣時,自然而然的這些爭論就會消失。

  蕭漢俊認為,習近平的高度是很高的,兩岸共同選擇和平發展的道路也是正確的!這當中當然會有一些坎坎坷坷,但大方向不變。相信以中國人的智慧絕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共同圓一個中國夢。這些話都讓他很感動。

  蕭漢俊認為,習近平是站在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與兩岸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一起,這都是很有高度的講話與思考。但臺灣自己還在那邊“小鼻子小眼睛”,甚至講出一些有的沒的。蕭覺得,兩邊的領導人在視野上是很有差距的,共産黨的領導人的確都是千錘百煉出來的,在心胸、視野、包容性、與看事情的高度都是不一樣的。

  蕭漢俊最後補充解讀習近平談話認為,習近平對於領導整個華人世界往前走,甚至跟世界上其他民族進行任何良性競爭都是正確的。且更重要的是,兩岸願意往和平發展的道路前進,這也間接在告訴我們兩岸不要再存在著敵對的狀態,而是要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合作、共同往前走。這是兩岸最重要的方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