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郭方成:回憶張學良的鐵路護衛司令郭恩海

2013-12-11 15: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郭恩海(1885——1942),滿族,奉天義州(今遼寧省義縣)人。1900年奉天籌邊中學畢業。他先在東三省講武堂就讀,參加東北軍後,從上士、哨長干起,又轉到陸軍二十九師軍官團學習。1920年7月任黑龍江省騎兵第一旅第一團第一營營長,之後歷任東北軍營長、團長、旅長、京奉鐵路津榆段守備司令等職。1925年冬任興隆店警備司令,1926年7月任三、四方面軍團守備司令,1926年8月兼任奉直魯交通副司令代行司令職權,,同年又兼任京漢北段鐵路局長,1927年任京奉路護路司令。

  一、郭恩海與成立初期的守備隊

  1926年,郭恩海擔任三、四方面軍團車站戒嚴司令部司令一職,負責所轄各車站的治安保衛,以保證軍事及客貨運輸的安全順暢。7月中旬,張學良、韓麟生兩軍團長下令,原車站戒嚴司令部改編為守備隊司令部,司令一席仍由郭恩海擔任,協同路局維持路務。7月21日,郭恩海接到上方頒發的官印一顆,上刻;鎮威第三、四方面聯合軍團守備隊司令部之關防。

  第三、四方面聯合軍團守備隊成立初期,守備隊司令部在北京中央陸軍測量局內。郭恩海奉張學良、韓麟生兩軍團長的命令,負責守備京奉路線,保衛地方治安,任務比較繁忙。有一次,因保定方面駐軍甚多,恐有滋擾生事,上方下令速調守備隊前去維持治安。郭恩海奉命後,即日帶領第一隊全隊官兵,並攜大砍刀二百餘把等軍械,由天津乘車開赴保定駐紮。

  當時鐵路治安很混亂,京漢線的郵車客車不時有軍人擅佔座位,旅客對此意見很大。郭恩海當即決定,派官長七名,兵士一排,逐日到西車站妥為防護。郵車每開一次,派官長一名,兵士十七名護送;客車每開一次,派排長一名,兵士十名護送,輪流往復,防範頗周。

  二、郭恩海與直魯交通副司令部及利商轉運局

  1926年8月4日,張宗昌、張學良為了整頓京綏路交通狀況,便於運輸,在北京西直門外京綏車站,特設奉直魯交通副司令部,委任郭恩海、梁兆淯為交通副司令(未設正司令)。因副司令部設在西直門外的京綏車站,所以,張學良和韓麟春在致東北各長官通報電中,多次都把郭恩海稱之為“西直門外郭司令”。

  郭恩海、梁兆淯及奉方所委任的京綏路局長唐德萱,很快聯合發佈公告稱,自8月16日起,京綏交通立即恢復原狀,由西直門站直達昌平縣,每日開行客貨車各一次,極大地便利了商戶貨運及百姓出行。

  這年8月中旬,郭恩海又被張學良委派兼任京漢北段鐵路局長。

  郭恩海對工作非常負責,一切事情講究親力親為,毫不懈怠,使得所有客貨車輛都保證了輸送,無一殆誤。他常説,身在其位,理當竭盡綿薄之力,以國家的事為大。

  為此,1926年10月份,張學良、韓麟春在應張作霖電招回奉期間,將所有近畿防務交于珍(京畿衛戍總司令兼第十軍軍長)暫時負責,其軍團內部各事則由郭恩海及參謀長等商洽辦理。從這樣的安排中,可以看出張學良對郭恩海是多麼信任和器重。

  當時北平軍警雜處,軍紀蕩然無存。軍人在戲園、遊藝娛樂場等處以及乘坐電車,時有越軌行為。10月12日,衛戍總司令于珍致函各機關團體及各軍隊長官,請派代表于13日上午十一時至司令部,共同討論京畿治安及維持辦法,郭恩海等七十三名要員到會。會上逐項討論預先擬定的維持治安之辦法條款計二十八項,修正後分別通過。

  此後,郭恩海嚴格按照此治安條款嚴肅軍紀,使京奉、京漢、京綏鐵路秩序出現大幅度的扭轉。年末,奉直魯交通副司令部撤銷,郭恩海繼續擔任守備司令之職,梁兆淯任津浦鐵路局副局長。

  為了保障戰爭期間京綏、京奉、京漢、克張路的貨物運轉,防止各運轉公司、商棧等擾亂貨物運輸秩序,保護商民和民眾的利益,奉系軍部在京師設立利商轉運總局,並於各鐵路車站酌設分局,辦理運轉商貨事宜。張作霖的“管賬先生” 軍需處少將處長,主管整個奉系軍隊軍需事務的欒貴田,被任命為利商轉運總局總辦,郭恩海被任命為利商轉運總局會辦,並頒發利商轉運總局章程一冊。總辦、會辦均于3月28日就職任事。三、四軍團部于1927年5月,在京綏路各大站設立商轉運局,專管撥車,以確保上述鐵路交通運輸正常。此舉為解決沿途車站貨物積壓,暢通貨物運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