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史坤傑: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意義深遠

2013-10-29 14: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0月26日至27日,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史坤傑的評論文章指出,此次論壇呈現諸多新特點,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

  全文內容如下:

  10月26日至27日,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兩岸的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就推進兩岸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達成了重要共識。由於此次論壇是在兩岸經貿交流成果豐碩、政治軍事交流呼聲增高的形勢下召開的,呈現出諸多新特點,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

  一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日漸制度化、常態化、務實化,已成為國共兩黨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依據2005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而設立的,是兩黨定期溝通平臺的重要形式,旨在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討兩岸民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迄今已成功舉辦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出席本屆論壇並致詞,國共兩黨有關方面負責人、其他黨派代表、兩岸經濟界、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等方面人士和專家學者約350人出席。與會者圍繞推進兩岸經濟科技合作、加強文化産業合作、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三個議題深入探討,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示的意見和政策建議。自2006年以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幾乎每年舉辦一次,兩岸産、官、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就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暢所欲言,透過論壇交換意見,增進了解,建立互信,並由此建立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平臺和對話機制,論壇日漸朝制度化、常態化、務實化發展,已成為國共兩黨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

  二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兩岸交流中的地位日漸突出,已成為馬英九當局更加倚重的交流平臺。國民黨上臺執政後,隨著兩岸關係穩步向前推進,兩岸交流渠道日漸豐富、交流平臺日漸多元,除了高層會面、兩會協商等“半官方”性質的交流外,還出現了海峽論壇、和平論壇等民間交流平臺。在這樣的情勢下,島內包括國民黨內出現了“國共平臺地位漸被弱化”的聲音。但馬當局全方位考慮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功能,並加以充分運用,論壇所達成的各項共識成為馬當局施政的參考,同時作為海基會、海協會協商議題的重要依據,“論壇先行、兩會唱戲”的局面逐漸形成,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兩岸交流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此次論壇召開前,馬英九專門會見代表團一行,顯見馬英九仍重視此一溝通管道,希望藉此持續深化兩岸交流。另一方面,國民黨將於11月10日舉行第19次全黨代表大會,會中將再度通過2005年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在內的政策綱領,因此今年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頗有兩岸和平發展任務傳承的意味。由此看之,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渠道,其地位不但沒有被弱化,反而日漸成為馬當局更加倚重的交流平臺。

  三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達成的多項共同建議,已成為兩岸合作雙贏的重要渠道。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推動兩岸關係向縱深發展的一個窗口,兩岸通過論壇達成的多項共識尤其是大陸的惠臺措施對兩岸關係産生了多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影響。此次論壇達成的19條“共同建議”,順應了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回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全面發展的新期盼,突出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機制化建設,彰顯了兩岸齊心協力振興中華的共識,對國共兩黨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共同振興中華,進一步增進了共識、指明瞭方向。(史坤傑: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