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伍湘陵:兩岸“觀光工廠”旅遊合作前景廣闊

2013-09-24 14: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9月中旬,臺灣名品博覽會在廣東東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眾多臺商極力推介的觀光工廠吸引了商家的目光。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伍湘陵的評論文章解讀“觀光工廠”,並指出,兩岸“觀光工廠”旅遊合作前景廣闊。

  全文內容如下:

  9月中旬,臺灣名品博覽會在廣東東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會為期4天,有約300家廠商及3萬家採購商參展,展出産品超過2.5萬項。在週邊經濟緩慢回升及兩岸産業轉型升級的加速推進過程中,臺商越來越意識到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的重要性。在這次臺灣名品博覽會上,眾多臺商極力推介的觀光工廠吸引了商家的目光。據博覽會主辦方透露,臺灣觀光工廠促進協會與東莞臺商協會簽訂了協議,東莞有意建立觀光工廠的企業,將由臺灣觀光工廠促進協會提供輔導和服務。也就是説,博覽會結束後,“製造之城”東莞就將著手推動觀光工廠試點,並希望成為觀光工廠在大陸的主要發源地,為當地製造業轉型升級開闢新路。

  觀光工廠就其産業特性來説,其實質就是一種工業旅遊,是指以工業生産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等為主要旅遊吸引物,通過讓遊客了解或體驗工藝生産與工程操作等過程,獲取旅遊需求和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是集求知、購物、觀光等為一體的旅行産品。是通過改變和創新傳統産業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的一種“2.5産業”(指介於第二和第三産業之間的中間産業),即我們通常所説的製造業服務化。從廣義上説,觀光工廠可以歸入人文景觀,因為其基本上是現代工業的産物,帶給人的是一種現代精神的陶冶,是一種高品位的旅遊資源。觀光工廠的出現可以豐富當前旅遊産品,完善旅遊業的整個産業鏈鏈條。而對企業的發展來説,觀光工廠的經營模式其實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産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選擇。鋻於觀光工廠的産業特性和其帶來的發展效益,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在大力鼓勵和支援發展此種旅遊産品。

  在大陸,觀光工廠已有零散出現,如北京、上海、杭州等部分城市,這種發展現狀表明大陸觀光工廠起步慢,發展規模比較小。而在臺灣,觀光工廠發展體系早已成規模,經營模式也非常成熟。臺灣觀光工廠的發展是其曾經代工生産模式最後走向衰落的一個産物,為善加利用被停運的工廠與生産線,眾多業者開始試探性的將原有工廠開發成可供觀賞並可讓旅遊者親身體驗生産樂趣的一個場所。觀光工廠的創新經營模式逐步在臺灣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喜愛,自2003年起,臺灣有關部門就推動觀光工廠發展成立了專案,協助有價值的傳統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目前,臺灣觀光工廠已打開了其地區內的工業旅遊市場,同時,臺灣通過認證的觀光工廠已有100多家,覆蓋50多個行業,創造了可觀的效益。

  就當前臺灣觀光工廠的發展體系來説,其共分為5大類:1、藝術人文超歡樂系列(氣球、人體彩繪顏料、藝術玻璃陶瓷、樂器及手工紙等);2、開門七件事系列 (生産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民生必需品);3、居家生活超幸福系列(寢具傢具、童裝孕婦裝、衛浴設備肥皂毛巾、建材等);4、醇酒美食超級讚系列(蛋糕、餅乾、滷味、水産品、肉製品、巧克力和濃郁香醇酒品等);5、健康美麗超亮眼系列(健康食品、酵素、化粧保養品等)。每個系列的觀光工廠都能提供獨特的觀光主題,不僅做到了物盡其用,同時更為業者和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相較于臺灣成熟的觀光工廠發展體系,大陸觀光工廠雖已有起步,但發展水準和經營模式創新上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大陸擁有觀光工廠的巨大潛在市場,備選的觀光工廠題材也是多樣,只待科學合理地開發。兩岸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兩岸旅遊業的合作已有了良好基礎;兩岸今年6月份簽訂的服務貿易協議,對加速推進兩岸旅遊業,尤其是觀光工廠這種創意旅遊業的合作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具體説,當前,兩岸觀光工廠的合作應從經營理念、運營模式、創作題材的挖掘等多個角度來實現。單就兩岸觀光工廠的創作題材來説,兩岸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習俗就很好地為兩岸業者挖掘企業傳統工藝和文化精髓提供了重要條件。在運營模式上,大陸可借鑒臺灣在觀光工廠上的甄選、輔導、評鑒、掛牌等方式來保持這種旅遊産品的可持續經營。在經營理念上,兩岸業者可通過打造品牌來架構通路,鑄就兩岸旅遊産品中的精品。

  打造觀光工廠,對當前兩岸企業轉型升級來説是一個重要的選擇。其不但能為業者帶來效益,也能起到優化地區産業發展水準的作用。在兩岸旅遊業合作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觀光工廠為兩岸旅遊業者進一步深化合作又開了一扇門!(伍湘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