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平:蘇蔡之爭主導民進黨權力鬥爭格局

2012-06-29 08: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民進黨挺蘇人士力拱前黨主席蔡英文2014年參選臺北市長。蔡英文以“新的選項”表明婉拒態度。華廣網28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專論文章指出,蔡蘇此番過招,不僅再現二人心結難解,也預示“蔡蘇之爭”或將主導未來一段時間內民進黨內部權力鬥爭的基本格局。

  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民進黨內挺蘇人士力拱前黨主席蔡英文2014年參選臺北市長。對此,蔡英文表示,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民進黨應該發掘未來黨內的可能人選,不能將眼光只“固定在幾個人身上打轉”,並稱政黨要成長,就必須持續不斷有“新的選項”出現。話雖委婉,但拒絕的態度也相當明確。蔡蘇此番過招,不僅再現二人心結難解,也預示“蔡蘇之爭”或將主導未來一段時間內民進黨內部權力鬥爭的基本格局。

  蘇貞昌選民進黨主席志在2016乃是人皆共知的事。而蔡英文雖然在今年初的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北,之後亦辭去民進黨主席,但黨內行情卻有不跌反漲趨勢。一方面,蔡2008年臨危受命以來領導民進黨的功績受到讚譽,2012年敗選也被視為雖敗猶榮,蔡本人也被黨內諸多人士視為民進黨難得的“寶貴財富”,以及代表民進黨征戰2016的有力人選。

  另一方面,蔡英文本人也並未因敗選而心灰意冷,相反表現出旺盛的企圖心。蔡經短暫休整後,即積極參加黨內外各種政治活動,幫助黨內同志輔選,參加黨籍“立委”成立服務處活動,接受專訪為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指點迷津”,再度發出“小豬召集令”,大動作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借美牛進口、油電雙漲,針砭時政,痛批馬英九不適任。5月中旬蔡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被問及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問題時還首度表示要“持續地讓自己成為是一個選項”,暗示將參選2016。蔡還積極網羅人才,培植自己的班底,在民進黨縣市地方“黨部主委”選舉中,力推自己的人馬角逐;原蔡英文中部辦公室轉型為中臺灣民間社團聯合辦公室;原蔡英文位於臺北市長安東路的競選辦公室,改製成為“蔡英文辦公室”;發展壯大“小英之友會”;成立“小英基金會”,多位民進黨重要人物被基金會吸納擔任要職。可見,蔡英文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衝著再戰2016的。因此,對於同樣志在2016的蘇貞昌來説,當選黨主席後,如何擺平蔡英文無疑是其最重要的課題。此次挺蘇人士拱蔡2014年參選臺北市長,表面似乎是為黨的利益,讓蔡憑實力在臺北市打出天地,亦為蔡自己贏得政治舞臺,而實質卻是企圖以此套住或折損蔡英文。這樣的算盤,以蔡英文的精明當然不可能不看破,更不會中招落套。

  眾所週知,臺北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是藍營的大票倉,除曾因藍營分裂讓陳水扁漁翁得利贏得市長選舉外,綠營幾乎未能在臺北市取得勝利。對蔡英文來説,若參選臺北市長,不但無勝選把握,而且風險相當大。以蔡目前的政治地位和人氣,冒著賠上累積的雄厚政治資本,參與這場沒有把握的選舉,實是得不償失。勝了,只是為蘇貞昌做嫁衣裳,阻斷自己2016之路;敗選,沒有任何政治效益,還會令蔡賠上這些年累積的政治資本,元氣大傷。如此出力不討好的買賣蔡當然沒有意願,何況蔡蘇二人還有2010年五市選舉中留下的心結。

  2010年五市選舉,當時蘇貞昌為卡住參選2012有利位子,不顧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中央戰略佈局,棄選較有把握的新北市改攻臺北市,回過頭來又逼迫蔡英文參選新北市,令蔡極為不爽,最終蔡英文未能頂住黨內巨大壓力,不得不硬著頭皮參選新北市。結果蘇蔡二人雙輸,間接導致民進黨在2012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處於更為不利地位。如今,挺蘇人士又想故伎重演,拱蔡參選臺北市長,企圖為蘇貞昌進軍2016掃清障礙,蔡英文豈肯讓蘇貞昌如願以償?挺蘇人士此舉,恐怕只會在蘇蔡二人間舊恨添新仇,亦註定“蘇蔡之爭”更加難以解套,必將成為今後民進黨內部權力鬥爭的基本格局。(楊平 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