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吳能遠:蘇貞昌私心自用難救民進黨

2012-06-01 08: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27日蘇貞昌當選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華廣網5月31日刊載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原所長吳能遠的評論文章分析蘇貞昌將要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兩岸關係”、“派系共治”和“最後一搏”,評論最後直言:蘇貞昌的私心自用決定了民進黨難脫困境。

  全文摘編如下:

  5月27日,蘇貞昌以過半的得票率當選民進黨新任主席。蘇貞昌的當選可以説毫不意外,因為本屆黨主席蘇貞昌是志在必得,而又早就深耕厚植,無論實力或人脈,其他參選者難望其背項。

  民進黨現在百病纏身,亟需轉型,蘇貞昌能救民進黨嗎?蘇貞昌剛剛上任,島內諸多評論固然對他抱有一定的期待,但多數卻甚為悲觀。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民進黨本身,受結構性因素制約,力主改革的動力尚不足,而阻力卻依然強大。誰推動改革,弄不好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另一方面在蘇貞昌個人。蘇貞昌謀取民進黨主席職位,並非志在救民進黨,而在要利用民進黨的資源,幫助自己實現更高的政治企圖。改革可能傷及自己,不改革可能自己會更安全,以蘇貞昌的個性,他當然會選擇後者。

  然而民進黨畢竟是百廢待舉,這個黨主席可不好當,要面臨的挑戰接踵而至,大者有三:

  第一,兩岸關係。不承認“九二共識”,是民進黨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敗的關鍵原因。但是迄今為止,民進黨內有人要求蘇貞昌調整政策,但卻不給以調整政策的空間。蘇貞昌既不改變“臺獨”立場,堅持以“臺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卻又希望推動與大陸的交流,甚至訪問大陸;蘇貞昌既要安撫“臺獨”基本教義派,又要爭取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援,這些都説明,蘇貞昌在做可以説完全做不到的事情。最後,蘇貞昌大概又是以圓滑、曖昧的態度敷衍過去,而唯一的改革僅僅是恢復了“事務部”而已。

  民進黨此次黨主席選舉,有一個現象甚值得注意,選舉結果表明,許信良的意見固然未成主流,但“臺獨”色彩鮮明、立場僵硬的蔡同榮、吳榮義等人也一樣被邊緣化,顯示民進黨的黨意已發生微妙變化。蘇貞昌無法滿足這種黨意,只是一味含糊矇混,恐怕不見得會得利。

  第二,派系共治。民進黨以派系共治為主,殊不知近年來加速腐敗,派系共治早已演變成派系惡鬥。這次民進黨主席選舉中,一路上演眾人圍剿蘇貞昌的戲碼,即是典型表現。蘇貞昌擔任黨主席後,如急於培植自己勢力,一碗飯獨吃,勢必引起其他派系聯合反彈;如果刻意讓出利益去安撫其他派系,到時自己想參選2016,這些派系將成為一道道障礙。

  世代交替也是問題。這次黨主席選舉突顯了民進黨後繼乏人,但如引進、培養新人,那些老人又會造反,處處掣肘。民進黨現在已成群狼爭食的森林,蘇貞昌將如何處理?

  第三,最後一搏。前已述及,蘇貞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有目的都在於201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地區領導人,對於60余歲的蘇貞昌而言,這是地地道道的最後一搏。但蘇貞昌在黨內缺乏人和,幾次權力爭奪使他與蔡英文、謝長廷等都仇恨深結。未來民進黨內挺蘇與反蘇將成鬥爭主軸。蔡英文已表態要參與競爭,還有謝長廷、陳菊等在鴨子划水,不論2014年“七合一”選舉結果如何,畢竟到2016年時間還長,蘇貞昌即使在層層圍堵中脫穎而出,恐怕也已遍體鱗傷,更何況變數尚多。

  蘇貞昌私心自用決定了民進黨難脫困境。(吳能遠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