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民進黨快從幻想中走出來吧

2012-04-23 09: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對臺獨的“神主牌”還存有幻想(圖片來源:中評網)


  《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刊載了大陸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的署名文章指出:自今年元月14日,民進黨敗選迄今已50多天了。這50多天來,民進黨內各派勢力都處在檢討和反思中,然始終在敗選原因上形不成共識,他們中的多數特別是主流派,不是在路線上、戰略上、大政方針上找原因,而是僅在枝節上、策略上和具體做法上找原因,不承認失敗,不肯調整“臺獨黨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一句話,他們對自己臺獨這塊“神主牌”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幻想”。 

  文章摘錄如下:

  幻想“其來有自” 

  在民進黨內一些人看來,“臺獨”路線不是導致此次大選失敗的主要原因,當年陳水扁的兩次勝出,就都是在舉著“臺獨”旗幟下取得的。民進黨自2000年以來,共4次參加大選,兩勝兩敗,即使敗了,得票率仍有上升。 

  這裡且以民進黨4次參與大選情況作一分析:2000年的“陳呂配”,得票率為39.3%;2004年的“陳呂配”,得票率為50.11%;2008年的“謝蘇配”,得票率為41.55%;2012年的“蔡嘉配”,得票率為45.63%。 

  在這4次大選中,民進黨2000年是因藍營鬧分裂而僥倖獲勝的,民意並不高;2004年是在“兩顆子彈”幫助下獲勝的,至今仍留下難解疑點。其他兩次,民進黨都敗選了,國民黨的得票率都較高,説明民意對民進黨的“臺獨”路線還是頗有顧忌的。 

  在民進黨看來,該黨在蔡英文主持下已大有轉機。例如3次“立委”補選,都是斬將奪旗,連續擊敗國民黨。最新這一次大選,蔡英文雖敗,但票率仍高達45.63%,這是除了2004年那次特殊情況外,在民進黨參選歷史上是最高的。與大選同時進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的席次更是大幅成長,其中區域“立委”由上屆的13席成長到27席,總席位則由上屆的27席上升到40席,從而對國民黨“形成強大牽制”。 
  
  而這一次,相對與國民黨比較,馬英九雖然戰勝了蔡英文,但他的實際得票則較上一屆少了一百多萬張;國民黨在“立委”選舉上的得票雖然保住了過半席位,但總席次率則較上一屆減少15%。他們由此得出結論説:島內總的政治態勢仍是“藍消綠長”;而蔡英文之敗于馬英九則“非臺獨黨綱之過”,而乃“人為操作失誤也”。他們以為,民進黨的前景仍然看好。這自然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民進黨人的幻想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以深綠、基本教義派為代表,他們確實夢想建立“臺灣國”,即“主權獨立國家”;二是有相當一部分人,也認識到建立“臺灣國”太難了,但可以“臺獨”號召為手段,擊敗國民黨,奪取臺灣政權,只要有了政權就什麼都好説了;三是也有一部分人,並不排除與中國大陸發展關係,甚至不排除與大陸談統一,但條件是必須排除國民黨,由民進黨獨自參與並主導兩岸關係。這自然都是不切實際的,尤其是深綠、基本教義派所主張的“獨立建國”,更完全是脫離實際的“一廂情願”。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