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嚴安林:蔡得票為何不如民進黨“立委”參選人?

2012-02-24 09: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根據臺媒報道,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有19個選區中蔡英文的得票數不如民進黨提名的民意代表的得票。華廣網今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的文章指出,民進黨固有支援者中部分選民投票傾向出現“脫意識形態化”,大陸惠及臺灣中南部的政策措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臺灣部分選民對蔡英文女性身份“當家”的不認同,這三點是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

  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臺灣媒體報道,在檢視1月1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各選區的得票數時,發現在73個區域民意代表選區中有19個選區中蔡英文的得票數不如民進黨提名的民意代表的得票。應該説這是出乎民進黨意料的。當初民進黨同意領導人選舉與民意代表“二合一”,就是立足於通過兩場選舉幫在一起,發揮蔡英文這只“母雞”帶動民進黨提名的民意代表參選人得票數上升的作用。儘管有若干選區,民進黨確實達成了因為“二合一”而加劇藍綠對立、拉抬民意代表當選的目的,但蔡英文得票數不如民意代表參選人,這樣的現象不僅在北部而且在南部也有,甚至多達19個選區,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原因筆者以為應該有以下三點:

  一、民進黨固有支援者中部分選民投票傾向出現“脫意識形態化”

  民進黨傳統支援者的投票傾向是意識形態挂帥的,只要是民進黨提名者就投票支援,即投票傾向的“選黨不看人”,這應該還是1月14日選舉中多數民進黨支援者的投票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選舉出現了民進黨若干支援者投票傾向的“脫意識形態化”,因為選舉結果涉及到臺灣何處去的重大問題,所以當選人是否能夠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為重,投票傾向於理性,而不再是激情,不再是盲目的支援。所以,部分支援者可以因為民進黨推出的“立委”候選人在地方有經營,有選民服務,選民可以支援民進黨籍的候選人擔任民意代表,但是領導人選舉的票不敢投給蔡英文。民進黨的敗選檢討報告也提到敗選因素之一是選民對民進黨再度執政缺乏信賴感,這當然是一個原因,但其實是“果”而非“因”,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一旦當選,兩岸關係就可能不穩定。

  二、大陸惠及臺灣中南部的政策措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4年來,大陸方面十分重視兩岸經濟合作中如何照顧臺灣中南部的基層群眾,包括ECFA的受益對象儘量顧及“三中”群體,應該説這樣的政策對臺灣民眾在選舉中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兩岸和平發展讓臺灣中南部民眾獲得了實際的利益,所以選民投票傾向實質利益為重,看重實質的經濟、社會利益,他們在思考支援對象時會以兩岸和平發展為考量因素,選民在意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由於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放心,所以對蔡英文當選不放心,對蔡英文當選後的兩岸關係心存疑慮。

  三、臺灣部分選民對蔡英文女性身份“當家”的不認同

  作為女性,蔡英文打出“臺灣第一女領導人”口號,企圖以與馬英九有區別的性別特色來與馬英九決勝負,但從實際投票結果看,顯然其性別的優勢並沒有發揮出來。據選後臺灣太平洋發展協會理事長遊盈隆公佈的選前3天所做的民調,僅有25.5%的選民被打動,66.7%無感,多數女性選民還是比較支援馬英九,有43.6%的女性支援馬英九,僅有28.6%的女性挺蔡。其實,這不僅是因為馬英九較有“女性緣”,比較容易爭取女性選民,而且與臺灣社會甚至民進黨部分支援者是否認同女性擔任領導人有關。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性別歧視”,但不可否認,既然是民主選舉,選民的觀念當然會影響投票傾向,越是南部,越是農村,社會的開放程度應該還是越保守,臺灣社會應該還沒有到能夠接受一個女性作為最高領導人。選後,李登輝女兒李安妮承認:臺灣選民沒有做好“女性當家”的準備。(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