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逸儒:別又給民進黨騙了!

2010-12-20 09:40:00
來源:
字號

  香港中評社19日發表特約作者蔡逸儒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轉型的關鍵問題還是在它的兩岸政策,但這究竟只是戰術性的暫時調整,還是戰略性的根本轉變?蔡逸儒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模糊化、政經分離、區別對待,這只是策略的改變。大家千萬不可被表面的暫時假像所迷惑。

  全文摘編如下:

  五市選後,兩岸學界開了不少會議,中評社也邀集、訪問了不少專家,大家由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想得到一個比較週全的看法。就目前看來,至少在表面上,大家有個初步共識,認為民進黨有意轉型。 

  典型的兩種説法。民進黨籍大臺南市長當選人賴清德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強調他的政治主張與兩岸經貿不該混為一談。民進黨主張“臺獨”,也有“臺獨”黨綱,但民進黨並沒有反對和兩岸交流。他説,不管是民進黨本身的政策,或是他個人的主張,兩岸交流從來都不應該是問題,也不該混為一談。 

  同樣的,立場或許偏綠的臺北大學教授郝培芝在接受中評社訪問時也表示,2012兩岸將依舊是選戰重要議題,民進黨應在“大選”前處理兩岸議題,提出新的論述,把“鎖臺”或“麻煩製造者”的印記摘除,把兩岸議題從防衛角色轉向積極性發展,讓高度爭議的統“獨”議題與藍綠對抗,在“大選”中的邊際效應遞減。 

  

  顯然,民進黨轉型的關鍵問題還是在它的兩岸政策,但這究竟只是戰術性的暫時調整,還是戰略性的根本轉變?大家不知民進黨的目的只是為了要騙取選票,爭取2012年重新執政的機會?還是要幡然悔誤,走回中道,放棄錯誤的“臺獨”主張,敢於不再深受那些深綠群眾的裹脅?

  

  根據當前事態發展看來,民進黨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將就其大陸政策提出新的原則性主張,但又預留迴旋空間。換句話説,民進黨企圖先讓自己的大陸政策看來和國民黨並無太大差異,一方面解構國民黨的批評,消除臺灣民眾對其盲動挑釁的疑慮,甚至表明願意延續這幾年來國民黨改善兩岸關係的政策,先採取政經分離政策,然後再把自己形塑成中下階層的代言人,和國民黨展開貼身肉博,進行一場貧富之間的階級鬥爭,發揮自己相對優勢的勤政、愛民、“本土”、效率。 

  

  但是就如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所説,民進黨的蘇貞昌、謝長廷等人對大陸的反感、仇恨和嫌惡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筆者相信,一、只要民進黨從上到下這種仇恨大陸的基本心態不改,其他都是假的;二、民進黨內仍有一批勇於權鬥的驕兵悍將,這些人未必就肯折服在蔡英文的溫和路線之下;三、民進黨應該不敢置深綠、“急獨”選民的龐大選票壓力於不顧。這些都足以説明民進黨的轉型不足為信。 

  在筆者看來,即使國民兩黨的兩岸政策在表面上似無不同,但本質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大家千萬不可被表面的暫時假像所迷惑。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模糊化、政經分離、區別對待,這只是策略的改變。兩岸當局,臺灣民眾對此尤其必須有深刻的認知,不能被騙。(作者蔡逸儒,係臺北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