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國良:頻繁交流讓兩岸民眾陌生感減輕

2010-09-15 09:25: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近日公佈了針對兩岸關係的年度民意調查結果,引發多方關注。受訪的島內民眾多半認為兩岸現階段處於相對和緩狀態;主觀判斷爆發戰爭可能性較低。14日,該報刊登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國良的署名文章對此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有賴於兩岸人民來往增多,自然能大大減輕陌生感和敵對感。 

  文章摘錄如下:

  對於調查結果,作為一個在大陸高校工作多年的傳播學專業教師,筆者有以下粗略的感想和解讀。

  就總體關係——包括兩岸諸方面的關係而言,友善得分大體都在5分上下,尤其對於“爆發戰爭”可能性的估計僅為3.2分。與此相聯繫,對於大陸強盛感到擔心的比率不到三成。這充分説明,以往曾經有過的高度緊張關係,確實得到了有效的緩和。

  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有賴於兩岸人民來往的增多,如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到過大陸的臺灣人民已逾四成,本人或親友與大陸通婚的比率甚至達到了三成多,這種局面自然能大大減輕臺灣人對大陸人的陌生感和敵對感。

  就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因素而言,明顯集中于“臺獨”,比率高達二成七,被列為第一要因,與之相比,其他因素都只有百分之幾,幾可忽略不計。有趣的是,在這個問題上,選擇“不知道/無意見”及“未回答”者合計達到了三成八。

  一方面,可以看到,臺灣民眾對“臺獨”的高風險性已有相當認識;另一方面,很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筆者猜測,主要是贊成“臺獨”的那部分人(約佔三成)儘管知道存在這一高危險性,但不情願表態(也就是發生了心理學中的“認知不協調”現象)因而選擇了沉默的態度。不過,這一猜測雖符合邏輯,還需要進行相關性分析後,才能確認。

  就臺灣民眾對於大陸的評價而言,由於來往日益頻繁,臺灣多數民眾對於目前大陸情況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不再流於“刻板印象”,因而能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評價。(作者張國良,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