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美國本土一直是“臺獨”的“大後方”

2010-08-26 08:32: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前不久,接到一位美籍臺灣朋友的來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生活在‘臺獨’分子的‘大後方’。”他講的“我們”,不是指他一個人,而是指的一大群人。短短一句話,使得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其實,美國是“臺獨”分子的根子,是他們的總後臺,這一點是我們本來就有的看法,那又為什麼會如此不平靜?一是感到這句話很新鮮,很形象,很概括,説到點子上了;二是聯繫到當前的中美關係和“臺獨”分子的表現,使我感慨良多。
 
  美國對臺政策:從“防獨”到“防統”

  早在馬英九上臺後不久,我就曾不止一次地著文説,今後美國對臺政策的重點,將由“防獨”轉向“防統”。在陳水扁主政臺灣期間,開始是 “漸獨”、“柔性臺獨”、“笑臉臺獨”,美國還比較放心,然而好景不長,陳水扁又忽然搞起“急獨”來了,搞得兩岸關係十分緊張。美國擔心被陳水扁“拖下水”,這才開始對這個“麻煩製造者”採取了“滅火”和“降溫”措施。

  如今情況不同了,馬英九上臺,兩岸關係有明顯好轉,於是美國又感到不對頭,兩岸關係有點“過熱”了。美國是支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認為這對發展兩岸經濟關係和中美經濟關係都有好處。然而 “先經濟、後政治”,這個“先經濟”已經差不多了,未來也問題不大,而“後政治”就要提上日程了,下一步怎麼走?民進黨認為經濟是為政治鋪路的,下一步的政治必然會涉及到“統”,涉及到“主權”,因而對馬政權“橫挑鼻子豎挑眼”,不斷去美國“告洋狀”。美國自然也擔心,兩岸走得太近,熱得過頭,對美國也不利,不符合美國政策。

  目前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準備在政治上潑點涼水,降點氣溫。正好朝韓關係緊張,南中國海也有主權糾紛,於是找機會介入,在中國的周邊,中國的大門口,包括靠近中國的東海、黃海、南海等,參與了有關國家的軍演,矛頭直接指向中國。與此同時,又重彈所謂 “中國軍事威脅論”、“臺海軍事失衡論”,繼續加強對臺軍售。所有這一切,自然都是為“防統”服務。一個時期來,民進黨的“臺獨”氣焰也比較囂張,相信也與此有關。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