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曹小衡:ECFA簽署的意義長遠更勝短期

2010-07-01 09:57:00
來源:
字號

   簽署ECFA對於兩岸到底意味著什麼?下一步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重點在哪?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曹小衡所長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時指出,ECFA簽署的意義長遠更勝短期。

  以下為採訪內容

  談判過程順利,協議內容豐富

  記者:兩岸會簽署ECFA,應該説是兩岸經貿關係史上具有跨時代重要意義的一件事。從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提出兩岸要簽署ECFA開始,到現在第五次“陳江會”相隔半年時間兩岸就完成了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框架性協議的整個的協商的過程,可以説是非常的神速,也讓兩岸民眾,很多專家學者感覺到兩岸之間協商的過程是非常有看點的,從您一個經濟學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兩岸協商ECFA的整個協商的過程?

  曹小衡:就像你講的那樣,兩岸協商的過程,相對來講還是比較順利的,有幾個看點或者大家關注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時間比較短,也就半年的時間,實際上從醞釀來講也就一年多的時間,時間比較短,這説明瞭兩岸對ECFA的需求是推動ECFA簽署的基礎,因為兩岸各個産業都需要這麼一個東西,所以也是水到渠成、瓜熟地落的結果。

  第二個特點就是這次簽署的內容來講是比較豐富的,ECFA作為一個比較大的框架性協議,涉及到兩岸服務貿易,經濟交往的便利化,技術合作方面等等方面的一個大的框架,裏面內容很多,需要一項一項的談,所以不可能大的框架裏面所有的東西一下子都落實,所以就簽了“早期收穫計劃”,一些馬上可以執行的,特別是關稅減讓方面,立馬可以做的事,那麼現在馬上就做了。從大的方面來看這次的協商過程很順利,成果很豐富。

  ECFA簽署的意義長遠更勝短期

  記者:您覺得兩岸簽署ECFA對兩岸的經貿合作,以至兩岸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到底體現在那些方面呢?

  曹小衡: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它分成近期和遠期來看,近期我們看到,關稅一減讓,很多産業立馬得到好處,特別臺灣的得到的更多一些,像人員交流簽署以後,人員交流來往也就比較方便了,這是可以看到的即時的好處。

  至於長遠的好處,就是兩岸簽署了ECFA對兩岸整體的投資環境都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改善、非常大的提升。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們知道,在ECFA沒有簽訂之前,兩岸有很多限制,用我們經濟學來講叫預期看不好,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風險,無論是經濟上的風險,還是政治上的風險,都有可能發生,但是簽署了ECFA以後,相對來講這種風險就大大降低了,無論大陸也好,臺灣也好,整個投資環境的改善我覺得是大大提升了一步,特別從長遠看,從預期來看,兩岸的經濟合作的向前發展不斷的深化,是可以肯定,可以看得到的。

  未來需要推動的工作還很多

  記者:在江丙坤董事長到重慶去的行前記者會上,他也透露在兩岸簽署之後ECFA的6個月內,兩岸將會啟動貨品貿易,服務業、以及投資的一個相關的談判,這是不是下一步兩岸經貿合作正常化的重點領域呢?

  曹小衡:因為大的框架簽訂以後,得到雙方認可以後,具體推動比如説服務貿易、比如説經濟交往的便利化、雙邊的投資貿易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的協定、電子商務的合作、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品牌的合作這些方面一系列的問題,就可以在大的框架下逐項逐項的去談,成熟一批就可以簽署一批,這樣子使兩岸的經濟往來正常化,可以很快的往前推動。

 

本文來源:海峽之聲網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