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瑋:抓住ECFA機遇,創造臺灣“黃金十年”

2010-07-01 09:37:00
來源:
字號

  對於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臺港澳輿論高度關注。有媒體分析認為,簽署ECFA無疑是兩岸推動經貿關係正常化以來最重要一步,更是劃時代關鍵歷史事件,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奠定制度化基礎。臺灣著名時事評論員,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先生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訪問時表示,臺灣應該緊緊抓住ECFA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創造屬於臺灣的“黃金十年”。

  以下為採訪實錄:

  支援ECFA成島內多數共識

  記者:首先請蔡博士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島內對ECFA的總體看法是什麼樣的?

  蔡瑋:我想基本上都是非常的正面,最近幾次的民意調查有60%~70%的民眾都支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我們也知道馬英九方面也採取了有效的宣導的措施,對民意會有一些影響;另外一方面,大陸方面也寫上一些優惠條款和措施,整體來來講在臺灣內部反映的非常的正面。當然,民進黨方面基本上還是反對的態度,但民進黨現在不敢在原則面反對ECFA,因為這對臺灣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的出路、活路。而他的反對只能停留在技術層面。

  早期收穫清單體現大陸善意

  記者:對於這次雙方早期收穫的清單,您怎麼看?

  蔡瑋:大陸方面讓的是500項,價值50幾億,那臺灣只讓了200項左右,近30億美金。臺灣自己要的都能得到,該守得也都守住了。如果不是大陸站在兩岸都是同胞的立場,特別給臺灣方面一些優惠待遇的話。正常情況下,這樣的談判未必會順利,這次臺北基本上得到的遠比他讓出的東西多。

  “黃金十年”也需要早期收穫

  記者:我們也知道馬英九把ECFA和他的“黃金十年”的規劃連接到一起,對於這樣一個説法您怎麼看呢?

  蔡瑋:我覺得基本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構想,但目前這只是一個戰略層次的,將來怎樣把它落實下來是問題所在。因為你有很好的理想、願景、抱負,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不能把ECFA對臺灣帶來的好處充分的展現出來,我想可能還是會有些問題。在過去的20年,李登輝、陳水扁任內,臺灣簡直就是浪費了20年,現在兩岸打通經濟的任督二脈,兩岸經濟正常化之後,臺灣基本上變成一個生龍活虎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但是,我也必須講,就是説,到2012年大選之前,不到20個月,臺灣民眾基本上就是希望短期之內就能看到效果。是不是能夠做到,有賴馬英九當局展現他的魄力和能力。

本文來源:海峽之聲網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