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星:民進黨短期內不可能與扁切割

2009-09-15 14:03:00
來源:
字號

  9月11日陳水扁弊案一審宣判,陳水扁、吳淑珍均被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合計罰金5億新台幣;陳致中、黃睿靚亦被判刑及合計罰金3.5億新台幣,扁家且需追繳6億多元(不包括並科罰金)不法犯罪所得,其他被告也被判處不等的刑期與罰金。隨著對陳水扁家族“世紀大審判”的宣判,民進黨如何處理與扁的關係再次成為民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持者進行街頭抗爭。這個敏感的提案,不僅沒有被民進黨中央攔阻,反而得到了一致喝彩和支援。從民進黨以往的行為來看,這樣的提案顯然並不令人詫異。這不過再一次説明,在短期內,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細分起來,支援陳水扁的民進黨高層人物的動機不盡相同。大概説來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陳水扁的“子弟兵”,如這次提案要求支援陳水扁的許添財與陳其邁,他們在扁執政時得到了扁的提拔與重用,政治生命與扁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未來的政治前途還需要扁的加持,他們保護陳水扁的心情最為迫切。第二類則是因為與扁是共犯結構,有把柄在陳水扁手中,所以在與扁切割的問題上只能保持沉默,這是民進黨中最大的一個群體,如蘇貞昌、謝長廷等每人平均是如此。第三類則是想借助於扁的影響力來為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和明年的“直轄市長”選舉加分,這批人因為需要陳水扁的支援,特別是在泛綠佔優勢而扁的影響力又相對較大的南部縣市,更是如此。第四類政治人物,非常希望與陳水扁切割,讓民進黨能夠擺脫道德衰退的包袱,進行價值重建。但是鋻於扁在民進黨內的影響力,他們擔心自己會邊緣化,沒有與扁進行切割的勇氣。

  所以,民進黨不敢與扁切割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共犯結構,同時還由於扁手中握有一部分選票,即“臺獨基本教義派”的選票。這是一支不論是非,一定會支援陳水扁的“鐵票部隊”。陳水扁雖然已經成為道德衰退的代名詞,但是在“臺獨基本教義派”看來,卻因為其“臺獨”立場而依舊支援他。這種情況對民進黨而言影響是重大的,因為民進黨無法在兩岸政策上取得突破,沒有力量去進行價值重建,所以只能先保證取得“臺獨基本進行教義派”的支援,然後再做他圖。基於這種認知,陳水扁才能有恃無恐,不但敢於對抗司法,而且一直挾持著民進黨作為其對抗司法的重要奧援。正如陳水扁在接受臺媒訪問時所説,“2012年,我不會公開要求民進黨候選人力挺我,但我不相信,要競逐2012年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敢公開宣示可以不要‘阿扁們’的選票。”

  現在民進黨對扁案攻防的重點在於所謂的“司法人權”,即陳水扁在一審過後是否需要繼續延押。綠營的普遍看法是,扁案不見得對民進黨不利,也不見得對國民黨有利,如果要無限期羈押陳水扁,將會大大增加民進黨人對陳水扁的同情,也會讓綠營團結起來,增加挺扁的力度。當然,如果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民進黨的這種認知其實充滿了矛盾,無論司法是否對扁進行嚴厲的審判,泛綠民眾都會同情陳水扁。民進黨這種説法只是説給泛綠支援者説的,主要目的在於為泛綠支援者挺扁提供一個理由,至於這個理由是不是合理,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只要泛綠支援者相信就行了。

  從更深的層面講,民進黨與陳水扁拉扯不清的關係其實反映了臺灣社會價值倫理觀的錯亂。在“臺獨”路線的刺激下,部分泛綠民眾以統“獨”超越道德,完全模糊了臺灣社會的是非標準。對這批民眾來説,一般意義上的是非標準已經不重要,他們判斷行為正當性的主要標準是看政治人物的行為是否違背了“臺獨”的基本邏輯,只要符合“臺獨”的基本邏輯,道德問題是可以放到第二位的。舉一個最近的例子。陳菊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力爭辦好高雄世運會,為此她不惜冒著民進黨內部分政治人物的強烈反對到北京爭取支援。世運會的成功讓陳菊成為民進黨內人氣最高的政治明星。但是隨後不久,陳菊反過頭來就挑釁大陸,邀請達賴赴臺,準備在高雄電影節上播放熱比婭的紀錄片。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在中國人的行為習慣中應該是備受譴責的,但是陳菊卻得到了“臺獨”勢力的喝彩。對於他們而言,因為“臺獨”的原因,所有這一切不合邏輯和不合情理的行為均具有了“合法”的外衣,即為了“臺獨”,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只要臺灣不擺脫倫理價值錯亂的泥淖,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就是一個假命題。

  所以,臺灣媒體一直有所謂民進黨與扁切割的“最佳時機”的説法,也一直期望民進黨能夠同扁切割,儘快開始進行價值重建,並且能為臺灣人民的福祉著想,務實處理兩岸關係。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民進黨才能走上理性發展的道路。這是善良的人們對民進黨的美好期盼,但是事實已經證明,這種願望在短期內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按照臺灣一位學者的話來説,這些人沒救了,不要再對他們抱任何期望了。(作者:陳星,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