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林聖忠:臺灣不簽ECFA會成國際孤兒

2009-03-30 10:43:00
來源:
字號

  林聖忠表示,如果兩岸沒有簽署ECFA,臺灣將變成國際孤兒,也會引發新一波的失業潮。(來源:香港中評社)


 

  明年“東盟加一”正式實施,臺灣在經濟上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儘管臺當局努力推動兩岸簽署ECFA因應,卻也面臨民進黨的強力杯葛。臺當局“經濟部常務次長”林聖忠日前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強調:如果臺灣不簽ECFA,就會變成國際孤兒,也會帶動産業外移,引發新一波的失業潮。

  林聖忠表示,所謂的ECFA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主要是透過産品、商品和服務自由化達成兩岸經濟進一步整合,讓臺灣的經濟注入動力,才能在國際間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林聖忠解釋,由於東盟和大陸已經簽署東盟十加一的架構協定,由東盟出口的産品到大陸從2010年起將可以享受免關稅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的産品未來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和東盟地區相比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如果不趕快簽署ECFA,將會削弱臺灣廠商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明年“東盟加一”成形,林聖忠説,根據臺灣經濟研究院做的估計,如果臺灣沒有任何因應作為,整體的“國民所得”會減少三四個百分點,一旦兩岸簽署ECFA,臺灣的石化、紡織和機械業因為關稅比較高的關係(5%到15%),將會大有助益。

  對於民進黨質疑兩岸簽署ECFA後將會讓臺灣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林聖忠認為這根本就是誇大其詞,因為其中有産業調適的問題,兩岸簽署ECFA之後,很多産業將會因此而獲益,訂單增加之後,雇用的員工就會增加,因此可以降低臺灣的失業率。

  但林聖忠不諱言,兩岸簽署ECFA之後還是會有少數産業將會受到負面衝擊,主要是因為開放大陸産品之後,勢必造成臺灣市場的競爭,本來就獲利不高的産業恐會面臨歇業關廠的情況,所以臺當局將進行風險評估,對這些産業適時提供救濟。

  林聖忠分析,臺灣一些勞力密集産業,包括手工具、紡織、毛巾和玩具等,因為在大陸的價格便宜,可能會因為兩岸簽署ECFA而受到衝擊,但是很多業者都已經外移,目前留在臺灣的工廠已經不多。林聖忠認為,這種情況和臺灣過去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樣,必定會有一些産業受到影響,但大多數産業受惠,最重要的是國際間看到兩岸關係改善,將會增加對臺灣的投資信心,把臺灣當成亞太營運的重心基地,對臺灣造成的投資收益,以及帶動的産業關聯性、貿易效果和“國民所得”的增加,都會有很大的正面助益。

  林聖忠指出,臺灣民眾因為不了解或是接受錯誤的訊息,所以會有所擔心,當局未來將加強溝通,也會在即將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中彼此先交換意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在臺灣內部先凝聚共識。

  一旦因為在野黨強力杯葛,兩岸無法簽署ECFA,會有什麼影響?林聖忠毫不遲疑的説“臺灣會變成國際孤兒”,因為所有APEC國家或地區,他們的産品、貿易和服務市場都是互相開放、彼此之間零關稅的情況下,臺灣的産品銷售至這些地區仍需付出關稅,對於臺灣的産業大為不利,將會讓廠商面臨外移的壓力,引發新一波的失業潮,甚至連未來民眾就業可能都要跑到海外。

  林聖忠1952年出生,臺灣中興大學經濟係畢業,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亞歷山大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班研究,長期在外貿體系服務,曾在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時擔任臺北市政府建設局長,去年9月接任臺當局“經濟部常務次長”。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