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兩岸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轉捩點

2008-12-31 13:52:00
來源:香港中評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李家泉署名文章:兩岸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轉捩點-—《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感言。全文如下:

  1979年1月1日,我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這是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捩點。

  這個文件,為臺灣問題發出了兩個重要資訊:一是政治和解資訊,大家都是中國人,“愛國一家”。並且鄭重宣佈:“中國政府已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果然令出行隨,説到做到。二是兩岸“三通”資訊,表示“希望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也表示了“通商”願望,希望兩岸能“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

  兩岸三十年來,風風雨雨,摩擦不斷,道路坎坷,走起來多麼不容易啊!然而畢竟是有了盼頭了。今年春天以來,兩岸關係發生了積極變化。在臺灣島內,認同兩岸同屬中國、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上臺了,而主張“臺獨”、違反臺灣主流民意的民進黨下臺了。臺灣的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協會恢復功能,並且已於今年11月4日就兩岸海運、空運、郵政與食品安全簽訂了“四項協議”,還討論了兩岸合作抗擊國際金融風暴等相關事項。兩岸的直接“三通”、或曰“大三通”,已於今年12月15日基本實現了,僵持對立了幾十年的兩岸政治關係也立刻緩解了,兩岸人民、全世界華人和國際輿論無不同聲為之拍手叫好。

  然而,這個《告臺灣同胞書》的動力源頭在哪?一句話,那就是中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這次會議所決定所指引的改革開放路線。沒有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路線,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的提出,沒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政策的提出,同樣其在對臺工作上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告臺灣同胞書》的出現。此數者都是息息相關的,是關係到全國人民的大事,關係到中國大陸、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大事。

  臺灣和祖國大陸的分割狀況,從1949年到現在已經整整60年了,如果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時間為界,有前30年和後30年之分。前30年,基本上是“武裝對峙”,其中50年代中期以後一段時間的對臺政策,雖曾提出以“和平解放”代替“武力解放”,但整個説來,當時的和平政策不過視為解決臺灣問題的輔助手段而已。後30年,就不一樣了,有了質的變化,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不再是被一些人所簡單理解的民族愛國主義,而是從改革開放、解放社會生産力、發展包括臺灣在內的整個中國經濟出發的。如果把上述“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轉變,視為我對臺政策的第一次戰略性調整的話,那末從“和平解放”到“和平統一”的轉變,則應視為我對臺政策的第二次戰略性調整。今年4月間,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十六字方針,特別強調“和平發展”,則可視為我對臺政策的第三次戰略性調整,是對我《告臺灣同胞書》所體現的第二次戰略性調整的進一步深化、具體化和靈活化。

  “和平解放”——“和平統一”——“和平發展”,這都是與時俱進、一脈相承,具有長遠和偉大戰略意義的重要調整。在祖國寶島臺灣,人們對於《告臺灣同胞書》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我人大常委會當年所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其實是充滿善意的,有很大的善意,但並不能被臺灣當局中的一些人所理解,甚至籠統地扣以“統戰陰謀”的大帽子。如今三十年了,實踐證明,這不但不是“陰謀”,而且是充滿善意、有利臺灣、有利兩岸人民福祉的“大陽謀”。這個善意,現今正在逐步實現之中,好啊,太好了!而聯繫到最近祖國大陸贈送臺灣的一對大熊貓,這本來也是一件大好事,卻同樣也被一些人扣以“統戰陰謀”的大帽子。綠營中有些人甚至要發動“抵制”,並禁止自己的家人去看,連外國人聽了都感到好笑,昨天有一家媒體就報道説,有些美國人聽了,就情不自禁地説:“統戰?太可笑了!”國民黨有一位“立委”諷刺説:“熊貓無黨無派,根本不需要抵制。”也有人説:“熊貓明明是黑眼圈,但有人偏要戴著紅眼鏡去看他們。”無非是要把這對可愛的吉祥動物,與“統戰陰謀”掛鉤。

  説到“統戰”,我看也有一個“正名”的問題。在臺灣,有些人一提到“統戰”,就有點毛骨悚然的樣子,似乎“統戰”就必然和“陰謀”連在一起,這完全是把“統戰”污名化了。其實所謂“統戰”就是“統一戰線”的意思,就今天來説,就是要把一切可能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消除成見,尋求“共識”,化敵為友,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其所主張的,一是團結,二是和解,三是發展;其所反對的,一是分裂,二是惡鬥,三是阻礙社會和生産力發展的後退,這有什麼不好?三十年前我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實際上就是為了這個目標。一個時期來,祖國大陸所採取的一切惠臺措施,包括最近贈送臺灣的一對大熊貓在內,就都是在沿著《告臺灣同胞書》所指引的方向繼續努力,相信這對增進臺灣和兩岸人民的福祉都會是大有好處的。

  但願綠營和民進黨的朋友們好自反思,實事求是,決不要再指鹿為馬,“逢中必反”,一切為反對而反對了。試想想,綠營和民進黨的朋友們在中國大陸投資或從事經貿活動的不是也有不少人嗎?並沒有聽説你們要反對。現在的問題,不是中國大陸在“矮化”你們,而是你們走偏方向,違背主流民意,在“自我孤立”,最終還可能被“邊緣化”,這對你們未來發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