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潘錫堂:“民主與法治”被濫用 成貪腐溫床

2008-08-27 09:55:00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字號

  

在民主一再遭到濫用與扭曲之下,法治經常悖離常軌並導致難以有效落實之惡果。

  陳水扁涉嫌海外洗錢風暴,案情連日來像滾雪球般持續引爆與延燒,扁家族貪腐現象也激起海內外各界的群起撻伐與痛加檢討。大家關心的是,究竟是什麼因素“造就”並促成了扁家族的貪腐成風?答案恐怕是臺灣的民主與法治,也就是臺灣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標榜的民主與法治,在民主一再遭到濫用與扭曲之下,使得法治經常悖離常軌並導致難以有效落實之惡果。

  首先是切勿輕信陳水扁的道歉記者會是在自首自白、坦白認錯。由於他知悉開曼群島及瑞士來函已久,從容布陣、聲東擊西、避重就輕,表面上是道歉、實則“認小錯、脫大罪”,加上連日來持續引爆一些貪腐隱情,使得扁家族肆無忌憚醜聞的共犯結構,逐漸在世人面前無所遁形。問題是,是什麼因素讓扁于掌大權之時竟能如此膽大妄為、無視法律的存在?一是臺灣沾沾自喜的民主,二是臺灣引以為傲的法治。

  民主一向是臺灣標榜的強項,但目前臺灣正深陷於陳水扁與民進黨所共構的政治泥淖之中,包括:民主被用來精心包裝“臺獨”,民主被用來激化省籍情結與族群對立,民主被操弄成選舉的割喉戰,用民主把“公投”化作挾持選票的手段,以民主綁架兩岸議題墜入民粹鎖島的死衚同,更以民主來玩弄“烽火外交”搞成“出口轉內銷”,在在均使得陳水扁主政時期的當局,墮落成貪污腐敗、弊案頻生的罪惡淵藪。

  陳水扁曾是臺灣民主的代言人,如今他涉嫌海外重大洗錢弊案,不啻是臺灣民主憧憬的大幻滅或臺灣民主的大沉淪。一個號稱民主開放的社會,何以會出現一個毫無內部反省能力的政黨和支援群?何以會接受領導人顛倒是非的言辭與作為?這難道不是政黨和群眾的集體墮落和失格?這究竟是權力崇拜還是狹隘的地域意識作祟?恐怕是有一龐大的共犯結構隨之起舞,相應配合。

  關鍵在於臺灣的法治也出了問題,臺灣的法治在反貪肅腐等方面,缺乏真正的“司法”獨立,一直飽受民眾詬病,尤其檢調等“司法”單位吃案壓案頻傳,更助長扁家族的為所欲為。“司法”部門為何無法有效監督行政領導人,主因是臺灣的政治文化與法治文化有嚴重缺失之故,由於臺灣的“大法官”、“司法”最高首長、行政首長均由臺灣領導人任命,如果領導人任命一個只知奉承上級、沒有堅持的官員,就很容易在發生重大的政治與“司法”案件時,出現“司法為政治服務”的不公平與違法現象。此次有關前調查局長葉盛茂是否涉嫌隱匿扁海外帳戶情資,即為顯例。

  從此次扁涉案風暴開始,該是臺灣人民與朝野深刻反省民主與法治的時候了。尤其是民進黨最該痛下反省與檢討,黨中央卻陷入左支右絀、自相矛盾之困境中:一方面打算與扁切割,但與扁一起型塑的共犯結構,以民粹結合黑金引爆臺灣政治亂源,又該如何切割?另一方面,明知扁案已影響“830嗆馬大遊行”及為民進黨募款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卻放任部分挺扁的死忠黨內精英欲將“830”搞成“挺扁大遊行”,並硬抝説是國民黨當局在對扁案操控“司法”調查。若真是如此,則蔡英文形同被扁綁架或為扁背書,不僅將大大影響蔡重整旗鼓之路,嚴重影響臺灣中間選民之支援,更會重重衝擊民進黨明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的選情,屆時民進黨將萬劫不復。

  (作者為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