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評析民進黨主政以來政策失敗原因

2007-12-11 11:01:00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字號

  最近與兩三好友,私下裏議論臺灣政局,特別是著重談到了民進黨的情況。大家認為,民進黨本來是臺灣島內新興的政治勢力,是有希望解決臺灣戰後和國共內戰所遺留下來的問題的。然而,人們失望了,越往後越失望。民進黨主政後政策上是失敗的,我們議論到的有以下問題:

  (一)關於如何對待“本土”和“一中”問題。在臺灣兩大政黨,民進黨和國民黨中,民進黨的優勢是“本土”,國民黨的優勢是“一中”。國民黨據有“一中”,并在向“本土”擴展;而民進黨據有“本土”,卻在向反“一中”猛進。就民進黨來説,如果是“本土”+“一中”,那在臺灣島內一定會是“一黨獨大”,無人能敵。國民黨雖無“本土”優勢,但“一中”仍然是有市場的,民進黨儘管施加強大壓力,迫使一部分人轉為“隱性一中”,但仍然不可能消滅,因為他們心靈深處的“中國人”是不可能因壓力而泯滅的。而且,民進黨的“本土牌”越打越荒唐,連綠營內部的許多人也感到“理虧”,他們自己內心很清楚,雖因政治需要而強調“本土”,而實際上大家都是中國人。

  (二)關於如何善待在野的國民黨問題。眾所週知,國民黨不僅在大陸,就是退據臺灣後也犯過不少錯誤。尤其是,二戰後沒有正確對待已經回歸祖國的臺灣同胞,使他們不僅沒有感到祖國溫暖,反而感到還不如日本侵略者統治時期,從而對國民黨出現過一些過激做法,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後來,民進黨自然已經執政,情況就不同了。他們不應該是“以怨報怨”,更不應該把國民黨統治者所犯的錯誤和隨同國民黨去臺灣的大陸同胞混同起來,也不能把國民黨過去的錯誤和他們後繼者現在的情況完全混同起來。這樣子“一棍子打死”,不僅是“過了頭”,而且是大錯特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特別是還株連中國大陸,製造“仇共”、“仇中”和“兩岸對立”氣氛,這就更加不對了。

  (三)關於如何對待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問題。民進黨執政者如果要搞“臺獨”,必然要“親美”、“倒向美國”,要當外國人的“龜兒子”、“龜孫子”、“抱美國人大腿”,以外國勢力來壓迫中國人。甘當走卒,以外制內,這不僅是“賣臺”,也是“賣國”。美國反華勢力本來就想利用臺灣來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實行“分而治之”,這下子機會難得,又何樂而不為?然美國畢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可能完全隨著“臺獨音樂”起舞。就像目前這樣,美國的國家利益,不是已與民進黨的“臺獨”方向發生“衝突”了嗎?這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問題是,現在的民進黨究竟要向何處去?是要繼續為著“臺獨”目標而拉美國下水,使中美不惜一戰?還是回歸良性政黨、糾正“臺獨綱領”,與祖國大陸接觸談判、實現兩岸和解呢?我個人并不認為,美國人會為民進黨的“臺獨”去流血。

  (四)關於如何對待島內新一屆大選問題。民進黨執政已快滿兩屆,所剩不過四、五個月時間了。是繼續玩弄手法、強姦民意、延續執政,還是改變態度、順應民意、依法選舉呢?民進黨是靠“民主”形式上臺的,雖政績不佳,問題成堆,然卻不願、也不甘心再以“民主”形式下臺。一部分操控選舉的人成了“民主的主人”,另一部分被操控的人則又成了“民主的奴隸”。目前臺灣島內圍繞明年初和明年春新一屆“立委”選舉和領導人選舉的鬥爭,已經磨刀霍霍、劍拔弩張地展開了。看來“民意趨向”對民進黨并不利,而民進黨又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丟失政權,估計各種“怪招”、“險招”、“惡招”、“魔招”都會出手,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兩岸關係必將進一步進入“高危期”。

  總之,民進黨執政,完全是以感情代替政策,雖然奪取了江山,但卻無法坐穩江山。以我個人所見,還是下一次臺為好,待自己成熟了,人民擁護,還可以再上臺。其執政就要屆滿八年了,目前是最後的關鍵時刻。應該敢於正視錯誤,敢於糾正錯誤,最重要的是認識和糾正自己的“臺獨”路線錯誤,這個路線是絕對沒有出路的。自己出來糾正錯誤,會比別人或後人出來糾正更好、更主動。但願民進黨執政當局,能夠利用目前舊一屆僅剩的一點時間,為新一屆的領導人,為未來的“島內民生”和“兩岸和解”多做一點善事和鋪路工作,這總比繼續錯誤下去要好。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