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康莊:臺灣“司法”先天懦弱豈敢"獨立"

2007-09-29 14:23:00
來源:
字號


  臺灣最高檢察署首批偵結民進黨高級官員的“首長特別費”案,表面上保持住了“司法獨立”的超然形態,起訴了呂、遊,陳三人,但是技巧地讓謝長廷、蘇貞昌脫身。他們來勢洶洶,一刀劈下,切的非常仔細,對民進黨雖然有一定的打擊及傷害,卻沒有傷筋動骨,設計得堪稱完美。謝蘇完全可以正常地進行他們的競選活動,而且今後將得理不饒人,在宣傳上藐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以“特別費”案為例就不如民進黨參選人清白。

  高檢署發佈這個偵調結果,無法不令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民進黨參選人都沒事?太巧了些吧!“司法”檢調系統是否有避重就輕之嫌,以不露聲色的高明手法暗中幫助民進黨?因為謝長廷曾承諾如果因“特別費”案被起訴,他就退選。而謝牽涉的其他玉皇宮、高捷案等十多個案子,即便有事謝聲言他絕不退選。人家事先劃出道來,“司法”單位就量身訂做,為謝、蘇二人安全地,巧妙地保住了參選人身份,可謂體貼入微。

  如果説臺灣的“司法”體系完全獨立,不受執政黨的影響,這絕對不是實情。同樣的,民進黨人,以阿扁為首,對於現階段的臺灣法庭,檢察官等,也極端不滿意,認為“司法”界成員偏袒藍軍的太多。於是臺灣“司法”界必須要全力維持住他們“司法獨立”的門面,同時也不能開罪于執政當局或有可能執政的國民黨。起訴呂、遊、陳,開脫謝、蘇的起訴書就是在這個指導思想之下,精巧完成的一套細緻産品。設下了要幫助謝、蘇過關的指導原則,然後再找證據。他們很幸運地發現,謝、蘇在處理“特別費”的手法很相似,都將“特別費”存在銀行賬戶中,支出數量比存入的要多。需要單據報銷的部份,謝、蘇二人的賬務報銷,發現出來的問題相對要少些。高檢單位硬把謝蘇“特別費”報銷部份淡化處理,凸顯他們銀行賬戶入不敷出的事實,因之得出結論,他們二人沒有涉嫌不法。謝蘇二人及民進黨上下,為之大大松了一口氣。

  單據報銷部份有實際的憑證,檢調單位可以理直氣壯的一一追究查辦,所以呂遊陳就被套住。當然其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阿扁的“公務機要費案”,也可以用“國家機密”為由停止追查,謝、蘇二人的有問題單據報銷,以謝不知情,蘇的用途都是公務開銷及無心疏失作理由,停止追究,從速結案。

  但是不查辦幾位民進黨巨頭,則無法顯示臺灣“司法”的獨立及公正性,呂遊陳落在網內就很有必要了。呂秀蓮的人緣一直欠佳,被起訴對深綠的影響有限。遊錫堃也卷了進去比較意外,但是檢察官一定要用起訴呂的標準來一視同仁,可能遊報銷部份不清不楚之處甚多,難以忽視。遊在四天王內聲望只在三四名之間,日後他只扮演深綠先鋒的角色,可以被取代。

  遊某辭去民進黨主席職位,黨內拱陳水扁兼任主席。這對謝長廷不是個好消息,扁如果接任主席,扁長之間在這半年之內將有頻繁而直接的業務接觸,到底是扁指揮長呢?還是長可以獨當一面,主導選務?

  所以説基本上臺灣還處在政治主導“司法”的局面,馬呂遊處在同一個困境,繼續和“特別費”案纏鬥不休。今後的“司法”判決可以將馬、呂、遊的政治生命一舉結束,這是臺灣“司法”可以操縱政治生死權的一個現實。但是二OO八年的選舉如果是因為“司法”判決馬英九十年以上徒刑,提早將馬摒除局外,民進黨不戰而勝,先天懦弱的臺灣“司法”,也沒有這個體質來承擔這麼巨大的政治責任。

  高檢署為謝蘇鋪平了他們的競選之路,理論上他們對民進黨已仁至義盡,手法細緻,還算沒有落人口舌。若再要求以“司法”手段消滅國民黨參選人,這種偏袒一方的裁判,難逃脫千夫之指,承辦人必須具備超人的膽量。

  一般的看法是,小馬哥二審被判十年以上徒刑的可能性較低,但是改判馬有罪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如此小馬哥將陷入苦戰,民進黨以逸待勞。檢察官及法官也都是臺灣人,他們不可能不受臺灣政治的左右及影響。(作者為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