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子帛:臺灣的主旋律 唯有選舉

2007-09-14 10:39:00
來源:
字號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陳子帛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本週的臺灣政局以及兩岸關係互動,被納入觀察視線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紅衫軍99日再度集結,人數不同以往。人們注意的不再是那倒扁的手勢,而是30萬根蠟燭組成的字,繼續吸引媒體的鏡頭。紅衫軍的興起與沉寂,是臺灣政治發展不完全形態的另一個側寫。都市中産階層參與政治的興奮點和性格的局限性,從紅衫軍獲得了充分的驗證。

  

  一方面,它反映了在民粹政治氛圍下中産階級的自持和成熟,但在藍綠兩大陣營截然對立、“統獨”意識和族群意識成為政治動員最佳利器的環境中,象徵第三勢力的紅衫軍難以異軍突起、獨樹一幟以及穩健地延續,最終只能成了布爾喬亞式的情緒宣泄以及街頭革命家們的短暫精神聚餐。

 

聖火傳遞與“入聯公投”

  

  奧運聖火入臺問題橫生枝節,一波三折。儘管兩岸奧委會初步達成默契,但在簽訂協議前夕,臺北方面指責北京奧組委提出了禁止聖火赴臺沿途出現國旗、國歌以及國徽的條件,世界上在奧運聖火問題上極少有類似截然對立的態度,國際奧會仍在密切關注,還未表態。

  

  臺灣藍綠陣營均將聖火赴臺問題和選舉造勢掛鉤,涉及此問題的話語權多半被臺灣佔據。已有輿論提出,大陸的後續動作需要充分考慮現實代價。人們關注的是國際奧會作為仲裁者的態度和立場。至於能否將聖火不能赴臺的責任歸咎於臺北,端看大陸的危機管控能力和應對水準。

  

  “入聯公投”問題的最新進展是,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副國務卿柯慶生,日前在美臺國防工業會議上發表演説時詳細闡述了美國的立場。這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在“入聯公投”問題上最為完整而嚴厲的立場表達。柯慶生甚至毫不掩飾地向臺灣社會呼籲,必須識破陳水扁當局的花言巧語,期盼臺灣理性、聰慧的選民理性抉擇,了解此一“公投”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因為這會在本質上傷害臺灣的對外關係。這是美國和臺灣關係史上,美國罕見的一次公開喊話。

 

選舉成了臺灣主旋律

  

  從去年以來,國民黨一系列演變讓人們逐漸感受到該黨的世俗化,努力掙脫歷史窠臼,更深紮根于臺灣本土。人們可能更多擔心,來之不易的國共兩黨共識以及連、胡共同構建的對話平臺,會因為“總統”大選的功利性考慮,而出現人們不願意看到的轉折。

  

  因為選舉的關係,紅衫軍被視為泛藍陣營時避猶不及;也因為選舉的需要,聖火赴臺問題被藍綠陣營毫無節制地運用於選舉造勢;在“入聯公投”問題上,華盛頓和北京均清晰而嚴厲表達了各自的決不允許不會坐視的立場。但民進黨依然氣壯如牛,國民黨也繼續飆車。

  

  沒有人會否認,臺灣過去20多年的民主化進程,是華人社會首次未採用暴力手段完成政黨輪替,但誠如很多觀察家所指出,臺灣的民主化只有選舉,參與選舉以及選舉動員過程的所有形式,都充滿政治激情和民粹濫觴。因為是媚俗的,因此所有人和既得利益集團在這條窄窄的單行道上一路狂奔,政治人物也只能在一個範圍不大、色彩單調的舞臺上重復表演。

 

當選舉成為臺灣政治的主旋律之後,其他的一切就變得無足輕重,可以犧牲、可以贖買、可以出讓、也可以批發和賒帳。紅衫軍的落寞,聖火赴臺的無解,“入聯公投”的我行我素,都是這種特殊政治生態所折射出來的弧光。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