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毅周:拋棄敵對 同興共贏

2005-05-08 10:03:00
來源:
字號

  2005年2月27日,中國國民黨在中央黨部舉辦了一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活動首次邀請了在“二二八事件”中擔任謝雪紅組織的“臺灣民主聯軍”突擊隊長、上世紀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明忠出席並講演。國民黨主席連戰隨後發表了“拋棄敵對、期待和解”的講話,表示真正的和解不只是島內政黨及族群和解,更應該是兩岸的和解。紀念會特別安排陳明忠和連戰共同扶持一把頗具象徵意義的“和解之鑰”。

  兩個月之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率團訪問大陸。連宋大陸行對於促進和推動兩岸和解、促進和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産物,兩岸關係曾長期處於對立狀態。1979年1月1日,祖國大陸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宣告和平統一政策的確立,拉開了兩岸和解的序幕,並取得了具體的成果:臺灣開放民眾返鄉探親,兩岸各項交流和人員往來快速發展,並有了汪辜會談。

  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在李登輝的策動之下,“臺獨”分裂勢力甚囂塵上,不斷加劇兩岸對立。2004年陳水扁採取的“急獨”路線,不但使兩岸關係到了危險的邊緣,而且島內的對立也日趨尖銳。

  儘管如此,兩岸和解的趨勢仍然不可阻擋。大陸成為臺灣最大的投資地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兩岸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為兩岸化解敵對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祖國大陸的各方面都在不斷地發展,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而《反分裂國家法》的出臺,使“臺獨”成為不可能;臺灣社會開始對“臺獨”分裂勢力造成的對立進行反省與抵制。臺灣社會普遍要求和解:社會和解,兩岸和解,族群和解。

  連宋訪問大陸,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潮流,得到了兩岸人民的支援。兩岸政黨的交流與合作,改變了兩岸對立的歷史狀態,使臺灣民眾能夠客觀正確地認識兩岸關係的現狀,客觀正確地認識祖國大陸的發展狀況,從而逐漸瓦解了分裂勢力煽動“臺獨”的社會條件。兩岸政黨的交流與合作,向臺灣民眾展現了兩岸和解的光明大道,使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臺獨”之路的危險與愚蠢。

  隨著兩岸政治和解趨勢的出現,兩岸關係發展的道路可以預期,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可以展望,兩岸人民攜手共同復興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正在展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季水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