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毅周:兩岸直接三通可為兩岸和平奠定重要的基礎

2004-08-03 09:57:00
來源:
字號

  一、嚴峻的臺海和平形勢。

  臺灣選後,臺海的和平形勢日趨嚴峻。當前,威脅當前臺海和平的有三大隱患。

  其一是臺灣激進“臺獨”勢力試圖通過“制憲”實現“法理臺獨”,使臺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臺灣實現“法理臺獨”之日,就必然是兩岸和平消失之時。由於臺灣當局在520講話中已明確做了一些承諾和妥協,解除了兩岸立即而現實的危機。但是,在臺灣,激進“臺獨”勢力仍在不遺餘力地推動臺灣實現“法理臺獨”。因此,“法理臺獨”的危險始終存在,臺海的和平始終受到威脅。

  其二是臺灣民族主義興起。臺灣本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因此,長期以來,臺灣民族主義只是少數“臺獨”人士鼓吹的謬論。然而,自李登輝以來,臺灣當局推動長達16年的“去中國化”運動,臺灣民族主義也逐漸在臺灣民間社會蔓延開來。今年臺灣的選舉過程,陳水扁大打國家認同牌,鼓動臺灣社會仇恨中國的情緒,臺灣民族主義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鼓動而氾濫成災,成為臺灣社會的一個主要的政治思潮之一。由於陳水扁的執政,臺灣民族主義這股思潮必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起來。臺灣民族主義的興起,使兩岸的對立更加深化,衝突更為尖銳,對臺海和平的威脅也將更為長遠。

  其三是兩岸的互信蕩然無存。在陳水扁發表就職演説前三天的5月17日,國臺辦率先發表了聲明。這個聲明宣告了執行四年的“聽其言觀其行”政策的結束。表明瞭祖國大陸對陳水扁政權已不抱有任何的期待和幻想,當然兩岸之間也就不可能有任何互信可言。國臺辦517聲明開宗明義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堅決制止旨在分裂中國的‘臺灣獨立’活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同胞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充分表明瞭祖國大陸對臺灣走向“臺獨”的深切憂慮。兩岸互信的缺失,將使兩岸關係陷入惡性迴圈的局面,不斷地擠壓臺海的和平空間。

  當前,兩岸關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如果不採取切實的行動來有效地化解兩岸的緊張關係,臺海的和平就始終難於得到保障。海峽兩岸都應轉變觀念,以新的思維來思考兩岸關係的發展前途,採取果斷有力的行動,做出正確的選擇,來促進兩岸互信的建立,以緩和兩岸的緊張關係,為臺海和平提供保障。

  二、兩岸直接三通的政治紅利。

  面對當前兩岸關係的困局,儘快實現兩岸的直接三通是一條現實可行的解決途徑。兩岸直接三通,不但能為兩岸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也將給兩岸人民帶來巨大的政治利益,因為它能為兩岸帶來巨大的和平紅利。

  首先是兩岸的直接三通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它將進一步促進兩岸的經貿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經貿利益的整合,促進兩岸同胞共同經濟利益的增長。兩岸共同經貿利益的增長,將為臺海和平提供必要的基礎和前提。

  其次,兩岸直接三通,方便的人員往來,加快兩岸民眾的交流交往的步伐,將進一步促進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進兩岸社會的融合,將有助於兩岸同胞改變各自的看法,有助於在臺灣建立穩固的中國認同,有助於減緩或阻礙臺灣民族主義發展,從而逐漸消除兩岸的敵意,緩和兩岸的對立和對抗,擴大兩岸的和平穩定的空間。

  再次,兩岸的直接三通將有助於兩岸互信的建立。長期以來,臺灣當局基於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不顧兩岸同胞的強烈要求,以各種理由拒絕兩岸的直接三通,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的經濟利益,嚴重損害中華民族根本的、長遠的利益。臺灣當局拒絕兩岸直接三通,成為兩岸無法建立互信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如果臺灣當局確實有誠意改善兩岸關係,真心維護臺海的和平與穩定,就應該儘快以實際行動推動兩岸直接三通的實現。可以説,兩岸的直接三通的實現將是兩岸建立互信的試金石。

  總之,兩岸直接三通關係著中國根本的國家利益和兩岸中國人長遠的民族利益,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呼聲。是否真心推動兩岸的直接三通,可以檢驗當權者是否真心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否真心在意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是否能真正維護中華民族長遠的、整體的利益,是否真正維護兩岸同胞的根本福祉。兩岸的直接三通對於兩岸同胞來説具有重要的政治利益。

  三、臺灣當局缺乏誠意是兩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障礙。

  兩岸直接三通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之所在。自1979年以來,祖國大陸為推動兩岸直接三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兩岸三通仍遙遙無期,其原因在於臺灣當局始終缺乏推動兩岸三通的誠意,這也是兩岸直接三通的最主要的障礙。

  陳水扁當政以來,雖然不時地在口頭上説些支援兩岸直接三通的話,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卻無所作為。2003年8月15日,臺灣當局發表了《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的報告,充分體現了臺灣當局對兩岸直接三通的態度。正如許多媒體評論所指出的,這是一份“不想直航的直航報告”。報告雖然列舉了兩岸直航對臺灣的一些經濟上的好處,但更多的卻是從安全、經濟上渲染直航對臺灣種種不利,這些説法似是而非,誤導民眾,所反映的正是臺灣當權者對兩岸直接三通的否定排斥心理。正是這種心理構成了兩岸三通的障礙。

  臺灣當局對兩岸直接三通的拒絕,不但使兩岸的互信無法建立,而且使兩岸的和平形勢陷入了惡性迴圈的局面。同時,兩岸無法直接三通,使得在相對封閉的臺灣社會中,不斷地培育出反對中國、與中華民族相抗衡的臺灣民族主義,更是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人的民族利益造成嚴重傷害。隨著美國與臺灣重新進行密切的軍事合作,使臺灣成為“反對中國”、“反抗中國”的一個基礎和力量,這種威脅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直接。對此,祖國大陸必然採取各種手段來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人的民族利益。臺灣的政治人物應站在中華民族更高的高度上,認清臺灣的利益與中國利益的關係,積極推動兩岸的直接三通,以維持臺海的和平與穩定,維護中國人的民族利益,才有可能為臺灣、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前景。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季水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