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徐博東:臺“大選”後的六大政治效應

2004-04-12 14:51:00
來源:
字號

  
  空前慘烈的臺灣“大選”目前雖尚存很大爭議,泛藍陣營仍在進行劇烈抗爭,但一般評估連宋翻盤的可能性已十分渺茫。選後島內事態反映出:

  發展為政治、社會危機

  一、泛藍陣營的抗爭使島內局勢已從憲政危機發展到政治、社會危機。沉寂多年的學生運動再度興起,他們以絕食靜坐的極端方式,喊出“要真相、反歧視、爭未來”的呼聲,提出五項具體訴求,說明陳水扁當局實施的內外政策以及這場選舉的不公不正,已引發年輕一代的強烈不滿,標志著選後民眾的抗爭運動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加上泛藍陣營發動的4·10大型抗議活動,以及國親“立委”在“立法院”內的抗爭,均以成立“槍擊事件真相調查委員會”為訴求,使這場抗爭形成了街頭與議場、體制內與體制外、在野政黨與學生運動相互配合相互激蕩的立體化態勢,給扁政權予強大的壓力。

  泛藍4·10行動被壓制後如何繼續抗爭?學生絕食靜坐如何收場?5·20陳水扁能否順利就職?泛藍推動的“公投”連署能夠獲得多少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國親“立院黨團”會不會真的在“新內閣”就任後毅然發動“倒閣”,從而迫使陳水扁解散“立法院”提前舉辦新一屆的“立委”選舉?……總之政局會發展到何種地步,會不會出現更嚴重的執政危機,目前尚難判斷,仍然存在諸多變量。

  泛藍陣營抗爭目的有二

  二、泛藍陣營的抗爭未必真的意在翻盤,他們心知肚明,公權力掌握在人家手里,要想翻盤無異于“與虎謀皮”,談何容易!明擺著其堅持抗爭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展現實力並試圖把陳水扁及其執政團隊搞臭,讓其往後四年執政的日子不好過;二是給泛藍陣營年底的“立委”選舉造勢保溫,累積能量,保持內部的團結合作,增強凝聚力。

  今年底的新一屆“立委”選舉是“3·20大選”後又一場至為關鍵的選戰。如泛藍繼續失利,喪失目前在“立法院”過半席位的優勢地位,綠營氣焰必然愈加囂張,“臺獨”將會愈加肆無忌憚,不光泛藍更且臺灣前途堪虞。目前種種跡象表明,泛藍內部雖存在分歧並不時出現“異聲”,但在“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危機意識下,為避免力量分散而被各個擊破,國親新三黨仍將會在新一屆“立委”選舉中繼續合作而不致分裂,並不完全排除在條件成熟時從“合作”進而走向“合並”,組成統一的在野黨,對執政的民進黨形成強大的制衡力量,為日後東山再起打基礎。

  今後四年臺灣難有寧日

  三、經過這場一對一對決的“零合選舉”,在陳水扁、李登輝這批極端自私自利的政客蓄意操弄之下,臺灣已經被撕裂為“泛藍”和“泛綠”這兩大陣營嚴重對立的“雙峰社會”。“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已成死亡臺灣政壇、社會的普遍現象,使原有的“族群矛盾”、“南北對立”愈加雪上加霜。盡管選後陳水扁表示要採取措施,促進社會和諧、消弭族群分裂,但由于“權力的傲慢”和意識形態作祟,心胸狹窄的陳水扁及其民進黨人不可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所謂“族群和諧”,將會成為“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得,淪為一句空話。

  可以預料,今後“立法院”議場勢將再度成為“武林高手”們切磋武藝的最佳場所,從而被搞得“雞飛狗跳”更形混亂;此外,體制外各種形式的街頭抗爭活動必然會此伏彼起,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總之,今後四年臺灣從政壇到社會都將難有寧日。

  扁政權執政難度增加

  四、這場充滿爭議的“骯臟選舉”,使扁政權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大受質疑,隨之,其公權力和公信力也將大打折扣。在整個“大選”過程中,陳水扁及其競選團隊以如此露骨的選戰伎倆和極不光彩的政治手腕對付競爭對手,雖然陳水扁僥幸勝選連任,但他在至少半數以上的臺灣民眾心目中已成為恣意玩弄權術、完全沒有誠信、不值得尊敬的“竊國者”。坐實了他充其量只不過是個“只會選舉,不會治國”的“選舉動物”而已。今後,扁政府出臺的任何政策宣示乃至法令、法規,其權威性勢必大大削弱、窒礙難行,執政的難度將會大為增加。

  美國對扁信任度打折扣

  五、經過這場選舉,陳水扁的人格特質進一步受到島內外的強烈質疑,從原本“善變”的政客形象更上一層樓,“升格”為一個為一黨一己之私無所不用其極、不惜綁架和強姦民意、踐踏民主與法制、比李登輝還麻煩的“麻煩制造者”和“不可預測的政客”。更有甚者,陳水扁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居然連後臺老板美國山姆大叔的話也敢不聽。

  他不顧美國和小布什政府的利益,不惜損害美臺傳統關係,執意推動“公投立法”、推動挑釁大陸的“3·20公投”,這恐怕都大出美國人的預料之外。山姆大叔的尊嚴居然栽在一個小小的阿扁手里,“西部牛仔”小布什內心的“不爽”可想而知。有證據表明,美國對陳水扁的信任度已大打折扣,對其連任後會否推動“臺獨時間表”將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防其片面挑戰臺海現狀,破壞東亞地區的穩定和平,把美國拖下水。

  “制度之爭”宣傳破產

  六、這場充滿爭議的選舉,更使得民進黨人津津樂道的臺灣“民主”受到島內民眾乃至國際社會的普遍質疑。陳水扁及其競選團隊為了保住執政權,達到勝選連任的目的,利用其手中掌握的公權力知法玩法、弄法:以“大選”綁“公投”,愚弄選民;以行政命令粗暴幹涉“中選會”運作,使“中選會”變成執政黨操縱下的禦用工具;“3·19槍擊事件”疑雲重重,非法激活“國安機制”剝奪大批軍警憲人員的投票權……,選舉的公平性與公正性蕩然無存,假民主之實大白于天下。一直以來,臺灣以所謂美國式的“民主優等生”自居自傲、招搖過市,侈言兩岸之爭非“統獨之爭”而是“民主與專制”的“制度之爭”雲雲,如今這種虛妄的宣傳已理不直氣不壯、不攻自破。

  (來源:中新網-香港《文匯報》;作者:徐博東)

                               編輯:李艷波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