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遠:臺灣當局為何走不出國際困境
陳水扁在其上臺一年時聲稱,“最近國際情勢的發展也讓我們更有信心”。似乎臺灣的國際情勢果真發生了有利于臺灣的重大變化,或者至少臺灣開始走出國際困境了。但嚴酷的現實是,國際情勢沒有、也不可能出現真正有利于臺灣的重大變化,臺灣根本走不出國際困境。
美日皆不可能推翻“一中”政策
陳水扁對國際情勢發展的所謂“信心”,來自最近一個時期發生的一些事件。包括:日本森喜朗政府同意李登輝赴日“就醫”、布什政府批準向臺灣出售包括“基德級”驅逐艦和柴油動力潛水艇等大批先進武器裝備、布什聲稱“如大陸進攻臺灣將全力協助臺灣防衛自己”、布什政府同意陳水扁由紐約和休斯敦“過境”美國並放寬對其活動的限制,等等。孤立地看,臺灣在這些事件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得。但實際上,這些事件對于臺灣來說,不僅所“得”有限,而且隱含著使臺灣陷于更嚴重的國際困境的可能。正如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輝雖然得以“校友”身份訪美,但最終卻導致了美國宣布對臺灣“三不支持”。這樣的歷史完全可能重演,關鍵在于無論日本、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從來都是只把臺灣作為他們與中國打交道的一個籌碼,一切都以他們自身的利益為基準,而決沒有對臺灣的“真正支持”。所以,中美、中日建交以來,盡管美日在某些問題上給予臺灣較明顯支持的情況時有發生,但他們不僅十分注意將這種支持置于明確的限制之中,而且往往採取必要的、有時甚至是相當重大的行動,以求在總體上平衡對臺灣的支持。因為在他們的利益天平上,與中國的關係遠遠重于他們與臺灣當局的關係,這是不可改變的現實。
美國布什政府作為八年來的第一個共和黨政府,執政幾個月以來的政策走向,相當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右翼勢力的要求,其對臺灣問題政策的走向也不例外,所以才有那些較克林頓政府更明顯的支持臺灣的行動。但即便如此,布什政府同時也十分重視將這些支持限于一定的程度,力圖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所以,布什、鮑威爾等人,甚至被視為強硬派代表人物的副總統切尼,都一再重申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布什更在聲稱將“全力協助臺灣防衛自己”後僅幾小時,又明確宣布“不支持臺灣獨立”。
臺國際困境的根本原因
多年來的事實已經一再表明,臺灣所處的嚴重的國際困境不是一些偶然事件造成的,例如某位美國總統對臺灣的態度如何等等,當然也就不會因為一些具體事件而改變。從根本上說,臺灣國際情勢嚴峻,無法擺脫國際困境,是臺灣的國際地位和作用處于無法與祖國大陸相比的嚴重弱勢的必然結果,因而是不可能改變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祖國大陸已具有較強綜合國力,成為維護世界和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巨大市場,所以,不僅世界所有大國、中等國家,而且大多數小國都高度重視各自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關係。有的國家,如美國,盡管不喜歡、不願意中國的強大,但由于中國的崛起不可逆轉,所以他們只能在防范、遏制中國的同時,保持與中國關係的相對穩定並爭取發展與中國的合作、交流。
很明顯,所有這些國家都必然把他們與臺灣的關係,置于遠低于他們與中國關係的十分次要的地位,尤其不可能因為他們與臺灣的關係而嚴重損害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這是他們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做出的必然選擇。過去二十多年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盡管一些國家保持或發展了與臺灣的經濟關係,但他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與臺灣建立官方關係。即便美國,出于防范、遏制中國的需要,一直與臺灣保持密切的“實質關係”,在政治上、軍事上大力支持臺灣,但美國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也不可能突破這一底線。這就是現實的國際關係。所以,臺灣的國際情勢不會、也不可能“根本好轉”;臺灣不會、也不可能走出國際困境。
“務實外交”加深臺國際困境
八十年代末李登輝在臺灣當政後,臺灣開始在國際上大搞“務實外交”。所謂的“務實外交”是以開拓臺灣的“國際空間”為旗號、企圖在國際上凸現臺灣所謂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制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改善臺灣的國際情勢,走出日益嚴重的國際困境。但如前述,臺灣在國際地位和影響方面無法改變的嚴重弱勢決定了,臺灣的“務實外交”決無成功的可能,過去十多年的實際事態發展已一再證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大搞“務實外交”實際上還使臺灣的國際情勢更加嚴峻,更無可能走出國際困境。祖國大陸決不能容忍李登輝通過大搞“務實外交”,推行分裂祖國的路線、政策,理所當然地對其進行堅決回擊,在國際上成功地維護了一個中國的原則。祖國大陸在國際上反“臺獨”、反分裂鬥爭的勝利,當然就意味著臺灣的國際情勢更嚴峻、更無可能走出國際困境。陳水扁上臺以來,繼續在國際上大搞“務實外交”。去年九月的所謂“民主之旅”、最近的“中南美之旅”和“過境外交”,以及與李登輝沆瀣一氣促成李登輝赴日“就醫”等等,都是陳水扁繼承李登輝在國際上推行分裂祖國的路線、政策的表現。同時,陳水扁還更積極地迎合美國的反華勢力,力圖得到更多的支持。陳水扁的行動表明,他決不是什麼“不當棋子”,而是心甘情願地充當美國的“棋子”。事實必將表明,只要堅持分裂路線、政策,臺灣的國際情勢就不可能改善,臺灣就走不出國際困境。
(來源:香港《文匯報》;作者:郭震遠)
編輯:李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