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狗年第一願:好好説話(蕭蕭話兩岸)

2018年02月23日 07:02:00來源:台灣網

點擊收聽《蕭蕭話兩岸》→  

  狗與人類的關係很微妙。一方面,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另一方面,很多罵人的話又常常帶狗出場。如今,又是一個狗年到了,在2017年沒有選舉的情況下尚且“年頭喧囂到年尾”的臺灣,能否在“選舉年”的2018年裏“好好説話”,也許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説話是一門藝術,無論什麼時候,交流都是最基本的技能,對於中國人尤其看重的春節來説,尤其如此。無論人們之前有過什麼分歧,也大多都能在過年時暫時放下,向彼此道一聲祝福,也是為自己討個吉利。

  就像臺灣《中國時報》説的,只有在過年這幾天,大家願意更多的使用正向思維,政治人物暫時不彼此攻擊,刺耳的政治語言暫時退出,雖然年後一切還會恢復舊觀,但至少可以借著這幾天的寧靜思考一些間題:拼了命拿到政權所為何事?不就是要讓人民過更好的日子?如果政黨輪替的意義只在於坐地分贓、剷除異已、擴大社會對立,進一步讓百姓生活更加困頓,待來日再被選票轟下臺,那拼了半天又是所為何來?

  2018年是臺灣的“選舉年”,群雄並起、藍綠對決的局面已經悄然登場。此時此刻有人提問“拼了半天所為何來”?真的是相當應景,相當及時,也相當值得島內政壇人士深思了。

  突然想到去年那個火遍兩岸的臺灣女生“肆零”,她在自己錄製的一段視頻裏感慨:親身在一個大陸西北的“五線城市”遊歷後才知道,什麼是扶貧,什麼是政府正在努力做的事情,我很難想像一個政府能夠在一年內讓整個村1000多戶人家簽下易地扶貧搬遷,我覺得這讓我非常非常驚訝!

  “什麼是政府正在努力做的事”?“肆零”震驚于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又何嘗不是在對臺灣執政者表達悲觀與失望?有臺媒直言:我們清楚地知道,過去的一年許多人過得很不快樂,有人年金被砍,有人因陸客不來生意變慘澹,有人因例休制度拖累而生計變得更辛苦,更多人對未來愈發悲觀,兩岸對立不見和緩、朝野攻伐未見止歇……政治淩駕一切,拼經濟成了口頭宣示。

  的確,民進黨很懂“説話的藝術”,很會説動聽的“選舉語言”,“拼經濟”“維持兩岸現狀”“心底最柔軟的一塊”……都是他們從選舉到執政一直挂在嘴邊的“好話”。無奈,“語言的巨人”好當,“行動的矮子”也好當,偏偏民進黨當局兩樣都佔全了,也就當然無法擺脫被臺灣百姓厭倦嫌棄的命運了。

  大年初六,蔡英文出席“2018大陸臺商春節聯誼”。與會臺商面對媒體時對兩岸關係轉壞大都點到為止,沒有讓蔡尷尬難堪;但蔡近9分鐘的致詞有三分之二在喊話臺商返臺投資,臺商們則私下抱怨他們其實想聽的是“兩岸如何破冰”。

  還是在這場臺商聯誼活動上,蔡英文、張小月、田弘茂輪番上臺大談“善意”,什麼“兩岸關係的未來動向取決於雙方是否能夠互釋善意”,什麼“未來會持續展現善意,向對岸伸出友誼之手”……還是之前的配方,還是原來的調調,聽得人耳根長繭,臺當局的官員卻還是樂此不疲,繼續這些虛幻欺騙的語言。

  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放棄“臺獨”,何來善意?何來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到底好好説話,説實話、説真話有多難?有臺媒為戊戌狗年的臺灣許下新春三大願望,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兩岸和平,並希望民進黨執政要以民意為依歸,千萬不要“臺獨”意識形態作祟。少説些虛頭巴腦的話,多説些順應民意並且搭配著執行力的話吧,畢竟,民進黨當局整天挂在嘴邊的“臺灣價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等於“臺獨價值”,更不可能等於“民進黨價值”,“臺灣價值”到底是什麼,還得由臺灣的主流民意來定義。(馬蕭蕭)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