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存在感”太弱,只能怪自己(蕭蕭話兩岸)

2018年02月05日 10:31:00來源:台灣網

點擊收聽《蕭蕭話兩岸》→

  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在京舉行,島內輿論不乏解讀。有人樂觀認為:大陸一系列更加主動積極的政策舉措會陸續出臺,將給兩岸關係帶來新氣象;有人悲觀認為:臺灣陸委會顛倒是非的回應,只會譴責大陸卻毫無自省,兩岸關係只會越來越壞。

  其實,無論“好”或“壞”,“主導兩岸關係大局”的一方始終是祖國大陸,正如大陸學者郭震遠所説:在兩岸關係中大陸佔有不可逆轉的壓倒性的全面優勢。

  正是有了這種“全面優勢”,才給了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而和平統一的人們一顆大大的定心丸。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過去的每一個關鍵歷史節點上都能準確研判形勢、科學決策部署,才成就了這種“全面優勢”;過去幾年對臺工作穩中有進,經受了重大考驗,取得了重要進展,就是得益於這種“全面優勢”;而“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方向和核心內容”,必然會令這個“全面優勢”更加明顯、更加強化,更多的造福兩岸同胞。

  只是,民進黨當局依然心存僥倖,以為他們在島內主導的“臺獨”路線可以與大陸爭奪兩岸關係主導權。面對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陸委會聲稱大陸是在“片面設定‘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是在“利用各種手段施壓威嚇及矮化臺灣”。這種論調根本不值得大陸反駁,僅僅是島內的輿論就已將其“外強中乾”的本質看得一清二楚,臺灣《中央網路報》即這樣寫道:這種論述非但是倒果為因、顛倒是非,也可看出民進黨蓄意跟大陸對抗的心態,大陸對臺工作不會朝蔡當局期待的方向發展,反而會在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遏獨”的立場上,持續推出有利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經濟合作、嘉惠臺商臺生臺胞的政策措施,致使蔡當局在兩岸關係上愈趨邊緣化,而蔡當局若欲借抵制兩岸交流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則必更加不得人心。

  堅持“臺獨”立場的蔡英文,正在積極爭取長久執政並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可低估,但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對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可以看出,大陸不會放棄積極作為,特別是在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方面,仍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就是大陸有條不紊的節奏,兩岸關係自帶節奏,兩岸主流民意自有判斷,永遠不可能被“臺獨”牽著鼻子走。

  可以預見的是,在兩岸關係的進程中,民進黨當局的“存在感”只會越來越弱,他們欺騙島內民眾“兩岸沒有共同政治基礎也能恢復官方協商”的伎倆已經失效,他們被臺灣民意屢屢打臉的兩岸政策已經暴露出其執政能力的欠缺。“存在感”不是靠激烈的言語刷出來的,終究還是需要一顆“為民”的初心與符合主流民意的實際行動,才能獲得。(馬蕭蕭)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