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臨門一腳”:美要求臺投資5500億美元

2025-11-13 15:3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11月11日,賴清德說,臺美“對等關稅”談判只差“臨門一腳”,應該就有“好消息”。今天“好消息”來了,美國媒體披露,美國要求臺灣在美投資3500億至5500億美元,而臺灣計劃在11月底前完成協議。
  3500億至5500億美元,這個“臨門一腳”真夠有力的。美國自8月起對臺暫行20%“對等關稅”稅率,並疊加原有稅率。臺灣社會都在批評賴清德當局,送了臺積電、買了一堆不交貨的軍火、吃了美牛美豬,稅率卻遠遠高于日韓,還敢吹牛“臺美關係堅如盤石”?賴清德現在的目標是臺美稅率向日韓看齊,取消疊加關稅。但美國的算盤可不僅僅是稅率,意在高端芯片“五五分”,還要臺灣地區如日韓一樣大舉投資美國。為此,特朗普除了高舉“對等關稅”大棒,又威脅依據“232條款”進行調查,可能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徵收新關稅。“232條款”是指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賦予美國總統調查進口產品對國家安全影響的權力,並可在必要時採取關稅或配額等限制措施。
  “倚美謀獨”的賴清德當局,哪敢對美說個“不”字。為了應付島內的反對之聲,一方面聲稱不同意美國的“五五分”,一方面又哀求美國說半導體不止只有臺積電,臺積電的上下遊有幾千家企業。賴表示願意以“臺灣模式”進行供應鏈合作。所謂的“臺灣模式”就用臺灣建設科學園區的方式,把臺灣的企業搬到美國去。這不是幫美國挖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根嗎?
  臺灣與美國談了半年,把美國的胃口越填越大,現在終于等來了“好消息”,投資金額將“介于韓國的3500億美元與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問題是,這個投資能解決芯片“五五分〞嗎?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盡管美國最高法院可能推翻總統特朗普對幾乎所有國家徵收的全面關稅,但臺北仍積極推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知情人士還透露,若美國政府停擺盡快結束,臺灣計劃在本月底前完成協議。
  這樣的不平等條約,賴清德政權還迫不及待想簽,可見賴清德是多麼跪求美國。昨天,有美國學者說賴清德正在規劃年底前“過境”美國。賴清德原計劃八月份“過境”美國,被特朗普否定,致島內“美國疑賴論”輿情高漲。現在,賴清德迫切需要一場對美交往來拉抬自己的聲勢。所以,在關稅談判中滿足美國人的要求是唯一選擇。再說前有日韓的例子在,只要把稅率拉到與日韓一致,就能在島內交代過去。至于,臺積電的根要留在哪里、臺灣能不能籌到這麼多錢,暫時管不了啦。
  這不是賣臺?什麼才是賣臺?(中國臺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