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諾曼底登陸80週年對“臺獨”的啟示:負“海峽”頑抗是癡人説夢!

2024-06-06 15: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對德軍實施戰略性登陸作戰。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作戰。盟軍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45個師153萬人、各型飛機1.3萬架、各型艦船約5000艘。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盟軍百萬軍隊,17萬輛作戰車輛,60萬噸各種彈藥物資成功地渡過英吉利海峽。
  諾曼底登陸的成功,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
  諾曼底登陸的成功,離不開盟軍的戰略決心和盟軍士兵的戰鬥意志。同時,盟軍在登陸之前的火力準備為登陸作戰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為確保登陸地區的制空權,在D日(登陸日)前的三個星期,盟軍以登陸點為圓心,200公里為半徑範圍內的德軍40個主要機場進行了猛烈轟炸,使德國空軍喪失了制空權。
  為阻止德軍向諾曼底增援,盟軍在D日前三個月內,對德國西北部和法國境內的鐵路、橋梁等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徹底切斷了德軍交通線。
  在D日前的5個星期內,盟軍出動了53800架次轟炸機,投下30700噸炸彈,對諾曼底的海上防禦工事以及其他各類目標反覆進行地毯式轟炸。D日,在登陸艦船抵近登陸前,100多艘艦艇對80千米登陸正面實施艦炮火力準備,掩護登陸部隊搶灘成功。
  今天,回顧這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作戰,既是致敬那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流血犧牲的人們,又是要提醒臺灣島內那些以為有海峽阻隔就能實現“臺灣獨立”的“臺獨”分子,在現代戰爭的強大火力打擊下,“臺獨”武裝要守住灘頭陣地,與人民解放軍來一個“決勝海灘”,那是癡人説夢。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民解放軍在自衛反擊戰中的炮火密度就已經超過了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炮火密度。今天,僅人民解放軍的遠火就可以覆蓋臺灣全島,東部戰區的説法是“量大管飽”,何況還有火箭軍及戰機的配合。可以明確的是,一旦確定登陸作戰,登陸場早就寸草不留了。
  其實,美國人對“臺獨”武裝的所謂“擊敵于半渡”“殲敵于灘頭”早就嗤之以鼻。美國為什麼只讓臺灣買單兵或小分隊作戰兵器?為什麼要訓練臺軍打城鎮戰?因為美國人早就知道,臺海海峽無法抵擋住現代戰爭的火力打擊,上岸是必然的,打城鎮戰是最後的掙扎。
  臺灣有人説,臺灣山高林密,便於武器掩藏。但不要忘了,臺灣小島沒有作戰縱深,一旦開戰,大陸各種高低軌道衛星、各種察打一體無人機、各種電子干擾,“臺獨”武裝將無處遁形。
  臺灣也有人説,大陸攻臺,美國必將介入。這不是個新鮮議題,大陸消滅“臺獨”武裝,也必然做好了應對外部勢力干涉的準備,如果他們硬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火網中鑽,那就試試吧。
  國防部長董軍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捍衛祖國統一、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將以及時堅決有力的作為,遏止“臺獨”,確保其圖謀永無得逞之日!誰膽敢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