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e眼“100年前的青年流行語是什麼?——‘到黃埔軍校去!’”

2020-12-16 10:06:00
來源:融視頻
字號

  由台灣網和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網路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道團,日前走進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一時間,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周恩來、聶榮臻、葉劍英、徐向前、陳賡、林彪,乃至到何應欽、陳誠、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戴安瀾、張靈甫……這些歷史書上記錄的一個個名字、一樁樁往事,便再次猶如一幕幕鮮活的畫卷,在人們面前展開。

  説起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究竟有多牛?旁的不必談,僅是上述的一串串名字,就可謂將星如雲了吧?有這樣一個統計:國民黨內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擔任少將以上的軍官多達250多人,其中有40人是上將;擔任過各個戰區司令官這種級別的軍官,大約有60多人。共産黨方面,則有40人次以上的黃埔軍校畢生,擔任過正軍級以上職務。從這個簡單的數字就可看出,黃埔軍校對於國共兩黨的軍事力量培養可謂居功至偉。

  更何況,這所學校走出來的學生,更是多次影響了國內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格局。尤其是在抗戰時期,當時抗日戰場的主力裏中,大多數軍官都是出自黃埔軍校。抗戰結束後,原屬黃埔的同學們又分化在國民黨和共産黨兩個陣營打了國內戰爭。這種現象在世界軍事史上可謂非常罕見,即畢業于同一所軍事學校的學生,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能夠左右一個國家這一時刻的幾乎所有重大戰爭。

  放眼國際上優秀的軍事院校,無論是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它們的影響力固然不可小覷,但要跟黃埔軍校對中國的時局影響來比,似乎仍稍顯不足。更何況像黃埔這樣,同學間分成兩個陣營互相作戰,這在其他學校中更是罕見。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黃埔軍校確實“牛”,但如此之“牛”的學校究竟是從何而來?可以説,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以及前蘇聯援助的産物。事情要追溯到幾乎100年前,當時的中國正處軍閥混戰、國難當頭之際,彼時的中央政權極度虛弱,以致各個地方軍事力量開始崛起。一時間,誰掌握了槍桿子,就有可能獲得政權,甚至獲得革命的勝利。這也就是毛主席很早説過的“槍桿子裏出政權”。

  彼時的孫中山經過多年的奔走、革命,發現如果自己手中不掌握軍隊,便很難在革命中獲得話語權和勝利。於是在1921年,當時共産國際的代表馬林便與孫中山一番長談,建議其建立一所軍校,繼而組建革命軍。

  於是,差不多就在距今100年以前的上世紀20年代初,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傳到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青年投筆從戎,紛紛南下,報考黃埔,立志從軍報國。一時間,“到黃埔軍校去”竟然成了當時青年人最時尚的口號。那時的中國自然沒有網際網路,否則放在今天,必定引發一場“持續上熱搜”的社會風潮。

  1924年5月,黃埔軍校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錄取學生350名,備取120名。大約10年前,著名演員孫紅雷,也就是《潛伏》裏余則成的扮演者,還曾主演過一部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便生動刻畫了這段歷史。

  所以説,黃埔軍校自從建立初期便得到了前蘇聯的大力支援以及中國共産黨人的合作。當時,蘇聯方面早期是以撥經費的形式贊助學校,後來索性就是直接提供槍炮彈藥,而且以當時蘇聯的援助規模來看,完全可以武裝一個設備精良的裝備師。也正是在蘇聯的支援之下,黃埔軍校在教學、經費各個方面,均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上述條件有了保證,接下來便是圍繞黃埔軍校的學生組建軍隊。後來,蔣介石被稱為是“千軍之源”的第一軍,就是黃埔軍校的學生直接組建的。當時的軍長是蔣介石,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第一師師長何應欽。而這套班底,就是早期黃埔軍校的人員設置班底。另外,儘管孫中山在建校階段一直為黃埔軍校來回奔忙,但軍校正式成立後的第一任校長是蔣介石,總教官是何應欽。講實話,最早籌備黃埔軍校時,蔣介石並未出過太大力氣,實際上是國民黨的元老廖仲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點頗為有趣。眾所週知,黃埔軍校雖然是國民黨人辦的學校,但其中無論是教官、學員,卻有相當比例是共産黨人。比如黃埔一期中,連老師帶學生總共約有500人,其中有將近五分之一是共産黨員。可見早期的成員結構中,共産黨人所佔比例不低。今天,當我們翻開歷史課本: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葉劍英是教授部的副主任,當時的共産黨人聶榮臻也是教官……當時的黃埔軍校確有很多共産黨人參與其中。

  另外,黃埔軍校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即早期的黃埔軍校非常重視政治教育。其中,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曾多次給下邊的學員上課,很多學員非常愛聽他的課。由於出國留過學,對國際形勢很了解,再加上對國內形勢分析得很精道,所以當時周恩來的課非常受歡迎。以至後來即便到了國共兩黨作戰時期,很多國民黨陣營的黃埔畢業生提起周恩來,依舊尊稱他為周主任。

  事實也證明,黃埔軍校重視政治教育,這一點在後來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因為從這裡出的學員,無論是國民黨人還是共産黨人,政治素質都非常過硬。這也跟世界絕大多數軍事院校大相徑庭。其他軍事院校往往強調,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不問政治。可黃埔軍校自從一開始,便單獨成立政治部,強調政治教育。因為要為革命服務,政治理想就一定要堅定!(羽説臺灣)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