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拿什麼拯救臺灣這些數典忘祖的“白癡議員”

2020-03-16 10: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民進黨籍“議員”又叫囂“臺灣自古不屬於中國”。對此,前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在社交媒體諷刺“白癡議員”,指這些人胡扯的言論根本就是“白癡理論”。筆者認為,這些數典忘祖的臺灣綠營民代,是臺灣“去中國化”和“臺獨”的産生的惡果,他們鼓吹“臺獨”混淆視聽,讓臺灣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和身份認同更加的迷失錯亂。

  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不管臺灣某些政客如何信口雌黃,都改變不了這種文化連結和情感認同。筆者認為,島內認同“一個中國”的有識之士,應該善於用傳統文化,島內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紀念和傳承都是很好的傳統文化教育,也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一代加深對自己文化、身份的認同認知。説中國話、做中國人、講中國事,尤其是加強兩岸民間交往交流,讓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同“是臺灣人、更是中國人”,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

  某些叫中國名又侮辱中國人的“議員”,利用網路和媒體等手段,大肆編造各種謊言,奇葩言論更是層出不窮。他們借著宣傳之名,大行醜惡之事,用“洗腦”的方式,以“醜化”的手段,迎合順從臺灣當局“去中國化”策略,假借民意做遮羞布,企圖在潛移默化中孕育和培養更多的“天然獨”。臺灣同胞應該堅守做中國人的底線,勇於撕掉這些數典忘祖者的遮羞布。

  臺灣民眾更應該敢於和這些“白癡議員”進行爭論和鬥爭。在臺灣當局不斷“去中國化”的過程中,島內愛好兩岸和平的政黨、團體、人士應該以星火燎原之勢,敢於發聲,通過形式多樣的手段,用事實説話,以歷史為據。我們欣慰地看到,島內充滿“臺獨”思想的課綱,遭到很多臺灣學者的強烈反對和抗議,他們成為堅定維護中華文化和情感認同的捍衛者、守衛者。即便遭到臺灣當局的政治打壓和“追殺”,依舊站在鬥爭的前沿一線。

  隨著兩岸融合發展的加速推進和深化,兩岸交往交流的不斷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兩岸統一的步伐是民心所向、勢不可擋的趨勢和潮流。奉勸那些仍在煽動“臺獨”和分裂的綠營分子,不要做兩岸中國人的敵人和罪人。(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