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反向春運”打開團聚新方式

2020-01-21 17: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二老來我這過年,常年擺放外賣的餐桌,終於有了?‘媽媽的味道’。”近日發佈的《2020年度春運出行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春運高速擁堵程度或為近3年來最高。而今年一部分人選擇了更加從容的過年方式——“反向春運”。“反向春運”的持續增長,也將成為今年春運出行的一大特色。(人民日報)

  1954年“春運”一詞首次出現,大規模、高壓力、全國性交通運輸高峰“春運”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被頻頻使用的一個詞。鐵路春運客流量1954年第一次有據可查為2300萬人次,2019年突破4.1億人次,且最多一天發送旅客1316.9萬人次,較2018年春運最高峰多33.1萬人次,創鐵路春運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一年高過一年的春運數據,讓筆者看到的是遙遠的路途中游子們熾熱的歸心,面對一票難求的焦急和人潮奔涌的春運“大遷徙”。而今年一部分人選擇了更加從容的過年方式“反向春運”。這也將成為今年春運出行的一大特色。

  “反向春運”讓人們不再執著于回老家過年。如今春運遷徙大潮中的一種逆行身影已越來越常見,他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帶著年齡尚小的兒孫或白髮蒼蒼的父母,帶著與伴侶、與兒女團聚的期盼,帶著對家人追夢的理解和支援,到大城市團圓,換一種過年團圓的方式。多元化的社會,時空距離隨著交通的發展而逐漸縮短,人們打破傳統思想桎梏,不再拘泥于在本鄉本土團圓,這是一種積極的進步。“反向春運”的出現,可一解事業家庭兩難全的辛酸,也進一步表達了中國人對於闔家團聚的追求。

  “反向春運”是緩解春運壓力的一劑良方。據媒體報道,2020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預計突破30億人次,這麼龐大的返鄉人數,是對交通運輸硬體、軟體的一次“大考”。為改變以往鐵路、公路、飛機返鄉線路人滿為患、擁擠不堪,離鄉線路客源寥寥、冷冷清清的情況,國家相關部門首次將“反向春運”列入春運工作指導意見,並且鐵路還推行了回空方向列車票價優惠措施,而這一措施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從農村到城市過年,火車票不僅好買而且便宜,相信不少人都會怦然心動。而與票價優惠的實際價值相比,鼓勵“反向春運”的導向價值更為重要,它向人們傳遞出積極信號,保障運力資源不浪費,“反向春運”讓回家的路更通暢。

  異鄉人的團聚之夢,由火車托載,家鄉人的思念之情,用鋼軌相連。春運,這個承載著無數中國家庭充沛情感的詞彙,正隨著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而悄然發生著改變。“反向春運”也必將成為趨勢和潮流,釋放出更大的正能量,讓春運更溫馨。“反向春運”將為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提倡它、認可它,是通暢春運回家路的優質舉措,終有一天,會讓“春運之苦”能夠偃旗息鼓,讓所有人都能擁有一個輕鬆、祥和、團圓、美滿的春節。(台灣網網友:馬立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