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胞來稿:大陸配偶又無端中槍

2019-11-05 15: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394期】

  大家還記得去年民進黨籍“民意代表”蔡易余在社交平臺説過“中國大陸從最近東亞青運還是航線代碼一事處處打壓臺灣,我們把陸配和外配做差別待遇,剛剛好而已!”此話一齣無疑就造成臺灣族群的對立,直接暴露民進黨人仇視中國大陸的無限上綱。當時民進黨急於切割責任,但事主迄今也沒有正式向大陸配偶群體道歉。一年多後的今日,臺灣“2020選舉”又進入倒數階段,隨著民進黨當局大打“兩岸統‘獨’”牌,搞得臺灣民不聊生,老掉牙的藍綠惡鬥重現江湖,看得所有臺灣人心都累。

  隨著2020選舉逼近,更能看見臺灣劣質“民主人性”真實的一面。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提出了“未納健保(醫保)懷孕之‘新移民’應納保”(當中包含了“懷孕大陸配偶”)的政見後,隨即在網路社交媒體平臺上就出現抹黑大陸配偶的造謠海報,聳動的標題稱“未來醫院産檢排不到,奶粉也買不到”,直接污名化大陸配偶並且無限上綱醜化大陸。如此假新聞謠言在網上瘋狂轉傳,試想作為臺灣媳婦的大陸同胞看到如此資訊會作何感想,真的是非常地讓人心痛和遺憾,只會讓人覺得“臺灣最醜陋的風景就是人”。

  30多年來,大陸配偶群體在臺灣這段路走的可謂是非常艱辛。在90年代的十年裏,臺當局每年在兩岸婚姻的配額限制上可謂是少之又少(現在仍有每年15000配額限制),就算在大陸結婚領證登記,還得苦等一段時間才能到臺灣與丈夫團聚,期間還有在許多嚴苛的限制,比如當時來到臺灣不準工作,因此最早期來到臺灣居住的大陸配偶在臺人生地不熟,政策上的嚴苛限制,基本權利都比外籍勞工還差。

  三十多年後的今日,兩岸婚姻的政策經過臺當局多次修法雖然放寬了許多,但是在申領臺灣地區身份證件和參政上仍有嚴格的限制,外籍配偶四年就可以申領到臺灣地區身份證件,反觀大陸配偶卻需要六年才可以申領到,並且要在取得身份證件後滿十年才可以考公務員和具有參政權利,由此可知臺當局在政策上仍舊對於大陸配偶有嚴格的歧視和限制。

  最後,從此事件觀察到臺灣社會號稱的“多元包容”,實際上仍有許多弊端待解決。而臺灣人在大陸生活發展,受到大陸各界無微不至的照顧,特別是“31條”出臺後迄今為止有102個省市區縣出臺“同等待遇”的措施。在此還是要跟臺灣社會各界説,大陸配偶在臺灣也是我們的家人,兩岸同胞不管在在哪都應該用同理心互相幫助互相融合促進共榮。(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