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蔡當局頻頻被“斷交”原因何在?

2019-09-24 10: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216期】

  9月20日,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宣佈與臺灣當局“斷交”,這是繼索羅門群島9月16日宣佈與臺灣當局“斷交”之後,一週之內與臺灣當局“斷交”的第二個國家,致使目前臺灣只剩下15個“邦交國”,這表明蔡當局的所謂“外交”政策不斷走向失敗。

  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上臺以來,臺灣已丟掉了7個“邦交國”,包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7個國家陸續與臺灣蔡當局“斷交”,超越過去陳水扁當局創下的丟掉6個“邦交國”的“紀錄”。

  臺灣蔡英文當局被頻頻“斷交”,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蔡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極力推行“臺獨”分裂路線,打破了兩岸曾經在一個中國框架前提下達成的“外交休兵”的默契,促使大陸不得不考慮和採取與臺灣當局“斷交”的“邦交國”建交的方式,來壓縮臺灣當局在國際上的“臺獨”活動空間。

  在臺灣馬英九主政時期,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達成了“外交休兵”的默契,致使那時臺灣的“邦交國”得以維持,直到2016年3月,大陸才與早與臺灣當局“斷交”的甘比亞恢復外交關係。

  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上臺之後,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體育等方面全面推行“去中國化”“臺獨”分裂路線,揚言所謂的“抗中保臺”,一再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印象,不斷挑釁大陸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傷害了大陸人民的感情,激起了大陸人民的憤慨,不僅使兩岸“外交休兵”的前提條件蕩然無存,而且嚴重阻礙兩岸走向和平統一。

  第二,中國大陸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國際社會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更加堅定穩固,在吸引臺灣“邦交國”遠離臺灣、親近大陸方面更具優勢。

  就經濟而言,大陸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也是世界工廠,進口與出口數量居世界前列;而且大陸提出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也實施“一帶一路”的戰略,並且支援與援助發展中國家真心實意,有力地促進了相關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

  例如,自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大陸與太平洋島國的經濟貿易數額不斷增加,雙邊貿易額從2012年的45.1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82億美元。已經與臺灣“斷交”,與大陸建交或復交的國家在大陸的支援和援助下,有明顯發展。巴拿馬副外長路易斯?米格爾?因卡皮耶2018年11月底表示,中巴建交以來,兩國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中巴實現了直航,大批中資企業進駐巴拿馬,巴拿馬又得到了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和夥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同太平洋島國經濟互補性特別強,在貿易、投資、漁業、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第三,儘管蔡當局極盡巴結討好美國之能事,尋求美國協助臺灣當局維持其“邦交國”的“邦交”關係,美國也確實多次遊説臺灣相關“邦交國”維持與臺灣的“邦交”關係,但收效甚微,也令蔡當局指望美國幫助其維持“邦交國”的計劃落空,成為了泡影!也説明,美國對臺灣維持“邦交國”“幫不上忙”,“美國保護不了臺灣”。

  日前,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目前中國(大陸)與178個國家建立並保持外交關係,這一趨勢還會發展。可想而知,如果蔡當局還是繼續走“臺獨”分裂、跟大陸對抗之路,那麼蔡當局很有可能還會有不知多少國家宣佈與其“斷交”,直至臺灣的“邦交國”為零。(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