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當局“抗中”政策讓臺灣經濟在風雨中飄搖

2019-08-09 14: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41期】

  日前,臺灣工業總會發表2019年白皮書,特別強調兩岸經貿關係密不可分。然而蔡當局以意識形態和對抗思維主導兩岸政策,干擾兩岸交流,不斷“反中”、“仇中”、“恐中”,令兩岸關係日趨緊張,蔡當局的一意孤行令臺灣企業界相當憂心和臺灣民政揪心。

  這個白皮書針對臺當局政策,共提出包括兩岸政策在內的九大單元、97個議題、211項建議。尤其是臺灣“五缺六失”的問題,多年未見改善。可是,蔡英文當局面對臺灣經濟景氣下滑的境況,卻頻頻利用“紅色滲透”、“ 綠色恐怖”、“去中國化”等“抗中”手段,令臺灣經濟在風雨中飄搖,既讓臺商看不到希望,更使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受損,讓他們叫苦連連。

  現在,大陸宣佈自8月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島內發佈數據顯示,這將讓臺灣損失760億元新台幣。這既是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造成的後果,也是民進黨當局瘋狂對抗大陸,升高兩岸對立,惡化兩岸關係的下場。

  蔡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三年多,儘管一再聲稱很成功,但是事實一再證明新南向無法取代大陸市場。今年一到六月,臺灣與所謂的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為542.2億美元,新南向國家來臺觀光總計135.8萬人次,增長5.4%,看似經貿和觀光有所增長。但今年一到五月,臺灣與新南向十國的貿易額減少了6.5%。兩岸關係止步不前,經貿協議無從解套,多少企業錯失佈局大陸市場的商機,影響的還是臺灣經濟和民生。

  蔡當局借出訪的名義“過境”美國,刷存在感,爭曝光度,拉高兩岸對抗,甚至為了贏得2020大選,不斷以拼政治的藉口宣稱守衛臺灣的“民主”與“自由”,不斷祭出“反中”“抗中”手段,操縱島內民粹,鼓動民眾仇恨情緒。卻不管這樣做對臺灣的危害有多大,純屬為了選票違背民意不擇手段。

  民進黨當局如此不顧臺灣未來與利益,不顧臺灣民眾的生計與福祉,甘當美國的棋子和籌碼,最終在淪為棄子和凱子的下場中,讓臺灣普通百姓成為受害者和犧牲品,讓“自由”與“民主”成了選舉的遮羞布和擋箭牌,使政治與權謀成了選舉的敲門磚與助推器。試問蔡當局拼政治超越了拼經濟,臺灣民眾怎麼能過上好日子呢?

  蔡英文當局強行通過修改“國安”法,實質上限縮兩岸交流,企圖追查“中共代理人”,煽動臺灣民眾“恐中”情緒。

  據悉,臺灣“農委會”發文給16名在福建擔任科技特派員的臺灣同胞,稱他們違反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要求他們一個月內回臺説明或者給出書面解釋。對在廈門擔任社區助理的30多名臺胞,祭出各罰款10萬元新台幣的懲罰,要求相關人員儘速離任。

  民進黨還宣稱“大陸吃臺灣豆腐”,投資大陸叫做“錢”進大陸,人去大陸叫做人才流失和大陸挖臺灣的墻角,專業交流就是技術流失。蔡當局為了製造“恐中”氛圍,不惜走進閉關自鎖死衚同。滿腦子選舉利益,欲把臺灣年輕人關進鳥籠,全不顧民眾死活。蔡當局的老把戲,舊套路,新招數就是無端阻礙臺灣民眾到大陸交流的機會,奪走臺灣民眾認知的權利,扼殺臺灣同胞了解大陸的機會。

  蔡當局拼經濟是困難比辦法多,而拼政治則是辦法比困難多。可謂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一頭霧水一事無成,打贏選戰謀求政治利益是頭頭是道花樣百齣。

  近日,臺灣兩大經濟研究機構下調了對臺灣經濟增長的預測,特別用“風雨飄蕩的經濟景氣”來形容臺灣的經濟形勢。數據顯示,當前大陸不僅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也是第一大進口來源及首位對外投資地。臺灣産業界大多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推動更多務實的兩岸政策,致力於維持與大陸的關係穩定和平。

  比如,儘管民進黨當局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的“新南向”政策,卻收效甚微,甚至陷入困頓。蔡當局企圖以“新南向”取代大陸市場,到頭來註定是鏡花水月,竹籃打水,蔡當局的這種夢該醒醒了。

  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指出,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緊張不僅影響島內觀光零售飯店業及農漁蔬果産品的出口,也使得島內外企業對投資臺灣卻步。為提升島內經濟以增進投資,臺灣當局應該以經濟民生為主軸,務實處理兩岸關係。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認為,臺灣當局應該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創造互信合作空間。

  蔡當局的種種阻擋行徑,干擾破壞,坑的是大陸臺商,苦的是臺灣民眾。所以,蔡當局種種限縮兩岸互動行徑,只會傷害臺灣利益,損害臺灣同胞福祉。希望蔡當局能夠以臺灣的未來為念和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為重,以合作取代對抗,改弦易轍,懸崖勒馬,為臺灣和臺灣同胞做善事、辦實事、謀福祉。(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