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秩序出行是對勞動者最好的尊重

2019-02-19 09: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哈爾濱日報》報道,2月14日18時許,黑龍江省海倫市的魏某和妻子一同到海倫火車站送其岳父母乘K7224次列車前往哈爾濱,其岳父母在候車室檢票進站後,魏某和妻子要離站回家,為了抄近路,魏某帶著妻子欲從進站安檢通道出站,客運安檢員見狀將二人攔下,並告知二人應由另一側的出站口出站,魏某不但不聽從安檢員的指引,還動手連續推搡安檢員,最終將安檢員推倒在地上。

  與其他公共場所的初衷一樣,火車站在候車室分別設計一條進站安檢通道和出站通道,將“進”和“出”的人流分開,為的是更好的維護公共秩序,讓民眾走的又好又快。然而,社會上總有些人對規則視而不見,喜歡反其道而行。

  就如上段新聞中的魏某和妻子,送岳父母在候車室檢票進站後,明明可以選擇遵守車站相關規定,從候車室出站通道出站,但他偏偏抄近路回家,選擇“逆流而行”。被客運安檢員阻止教育後,非但沒認識到錯誤,反而變本加厲的對安檢員進行謾罵推搡,最終將其推到在地。顯然,魏某和妻子“一條路走到黑”的行為,將成為出行路上的“絆腳石”,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這並非危言聳聽,魏某夫妻“逆流而行”,看似事小,實則不然,這種破壞規定的“小問題”,若是不加以制止,讓其自由發展,延緩他人出行速度的同時,也很容易誤導其他旅客,引起爭相效倣。最終,這種形成惡性迴圈的“小事情”,不僅會讓交通部門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也會讓鐵路工作者的努力付之東流。 

  顯然,魏某夫妻“逆流而行”,肆意褻瀆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不僅是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挑釁,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作為旅客,花錢買票乘車,享受交通部門的服務無可厚非,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可以肆意妄為,無視規則和蔑視勞動者的成果。在筆者看來,出行路上,旅客既有享受服務的權利,也有各自的義務,比如應做到秩序乘車不插隊、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做好這些文明“小事”,用行動擔起各自的責任,是對生命安全的維護,也是對勞動者最好的尊重。

  當然,要想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守護勞動者的成果,筆者以為,還需“雙管齊下”。一方面交通部門應健全法律制度,對擾亂公共秩序者,在批評教育的基礎上,可以視情節輕重給予拘留,或者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處罰,必須讓違法者感到疼痛;另一方面交通部門應加強思想教育宣傳,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向民眾普及一些安全知識和規章制度,引導民眾如何正確出行的同時,也能增強民眾的社會責任感。顯而易見,唯有震懾與引導共行,才能保障旅客出行更溫馨。(台灣網網友:程令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