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觀點:蔡當局嚴審臺商“醉翁之意不在酒” 傷害臺灣經濟

2018年10月22日 10:00:00來源:台灣網

  日前,臺灣的蔡英文當局借反洗錢之名,全面緊掐兩岸資金流。聲稱對大陸地區的匯款及收款,必須備妥詳細的交易憑證,否則禁止導出入。不過此禁令只限大陸地區,不含其他國家和地區。

  今年是臺灣的選舉之年,民進黨有著輸不起的壓力。在島內民意反對聲浪一波高過一波的境況下,蔡英文不檢討不反思不改正有關政策,反而處處以各種名義,打壓、嚴審、限制兩岸交流,勢必引起更大的民意反彈和聲討。

  其實,不管蔡當局編造什麼理由,以任何措辭來嚴審臺商的行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算盤。

  由於蔡當局推行諸多臺灣民眾反對的政策措施,招致越來越多的民意聲討,信任度和滿意度“跌跌不休”。同時,加之民進黨背棄民願,違背民心,讓曾經的鐵票區紛紛“生銹”。

  特別是廣大的臺商,由於長期奔波于兩岸之間,為兩岸民間交流和互利合作貢獻心力,其自身的選票和號召能力讓蔡當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尤其是其破壞兩岸現狀的兩岸政策更是遭到了廣大臺商的反對。

  在蔡當局對抗大陸的策略中,拉攏、引誘、威逼臺商成為其安撫深綠的招法。在這種算計下,嚴審臺商,期待能夠在胡蘿蔔和大棒下讓臺商能夠力挺支援。

  但是,蔡當局的這種如意算盤,勢必讓臺商更加反感。因為從長遠利益來講,不得人心的政策定是招致更多的臺商聲討。島內輿論認為,這將重傷臺灣經濟。

  統計顯示,自從1987年11月2日臺灣方面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貿易與臺商赴大陸投資愈來愈多,目前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第一大進口地區與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同時也是臺商對外投資與海外旅客外出旅遊最多的地區。在兩岸貿易金額如此龐大的情況下,臺商匯款對於雙方貿易往來的順暢就顯得格外重要。

  長期以來,蔡當局以有色眼鏡看待兩岸經貿合作,對“一帶一路”等發展商機,視而不見,並以“統戰”、“策反”和“抹黑抹紅”的紅色威脅,干擾和阻擋臺商搭乘大陸經濟快車。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表示,目前臺資企業在大陸生産經營總體情況良好。廣大臺商看好大陸經濟持續發展的機遇和巨大的市場容量與市場潛力。一批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的臺資新項目正在開工建設,很多現有的臺資企業紛紛增資擴産。根據商務部的統計,今年1-8月大陸共批准臺資投資項目3265個,同比增長了29.6%。我們將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的紅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蔡當局嚴審臺商的招法,只會讓臺商利益受損,讓臺灣的投資環境受限。這種惡劣的經商環境,臺商怎麼會返臺呢?外部投資又怎能投資臺灣呢?

  蔡當局要對抗大陸而不顧臺商權益與臺胞生計,嘴上説善意不變、承諾不變,行為上卻搞對抗、限縮、威脅、阻擋的另一套,缺水、缺工、缺人、缺地、缺電的“五缺”和核能源政策、環保議題民粹化、所得稅率調高、“公司法修法”及兩岸關係的“五憂”,難道要臺商回臺投資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嗎?(台灣網網友:文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